夏良胜
【注释】 万山深处:指深山之中。两吟身:指两人在山中互相吟诵。鄙吝都消:指心中的卑劣念头都消失了。幸有邻:幸好有邻居。风景因人添却胜:指因为人的活动而使周围的景色显得更加美好。物华:指自然景物。随意看来真:意为任凭你看,它都是真实的。壁立词锋:形容山峰陡峭,像刀锋一样。山鬼泣:形容山中鬼神为之哭泣。缘穷经案野猿呻:意即经书读尽了,山中的野兽也鸣叫了。扬尘:指尘土飞扬。几度:多少次。俱浮梦
【注释】 1. 逸心:超脱尘世之心。按志:遵循心意。仙踪:仙道踪迹。次第:次序,指按一定的次序寻找。次第寻:依次寻找。溪泛:泛舟于溪流。桃红:桃花颜色鲜艳,常用来比喻春天的景色。烟绿:烟雾迷蒙,形容山中幽深。鹤旋:大鹏鸟飞翔时盘旋的样子,这里借指鹤群。吼树声相入:大鹏鸟在山林间发出的叫声与树林里的回声相互融合。鹿转:鹿在山林间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晴崖影半阴:阳光照耀下的山崖,影子被遮挡了一半
这首诗是明代叶盛所作的,其译文如下: 满腔热血都染上了丹青,在王国专班担任小傅霖。 鸿桷人多驰于宦途,鹈梁谁再动乡心? 河间正协匡时制,董子元无抱膝吟。 前席虚怀咨对便,一帘风月伴书淫。 注释: - 天潢留辅为叶先生题:天潢,即皇室血统。辅,指辅助皇帝的大臣。这句话的意思是,叶先生被皇帝留下辅佐,这是对他的一种信任和期待。 - 满腔浑是染丹青:满腔,形容情感充沛;浑是,全部;染丹青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方一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马便熟路立风嘶 - 马便熟路:意为马匹已经适应了道路,行走自如。 - 风嘶:形容风吹动马鬃时发出的声音。 野寺云林绿半垂 - 野寺:指郊外的寺庙。 - 云林: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 绿半垂:形容树木或草丛等植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但部分已经垂落。 眼豁不知天更大 - 豁:开朗、开阔的意思。 - 天更大:形容天空广阔无垠
诗句释义与译文 天忘下土秋悭雨,千里膏田半欲枯。 - 注释:天空忘记了大地,秋天吝啬雨露,导致千里的肥沃田野几乎要枯萎。 - 译文:天空似乎忘记了大地上的生命,秋天里雨水稀少,使得千里之内的农田几乎要干枯。 云脚怪他山外过,风声撩我望中孤。 - 注释:云彩的形状奇特,似乎在山的外面经过;风吹动着我,让我感到孤独。 - 译文:云彩的形状奇异,仿佛是在山的外部掠过;微风吹来,触动着我内心的孤寂
君为山灵壮几分,倒囊携酒共穿云。 注释:你(他/她)是山的精灵,有几分威武?带着满满的酒气与我来共同穿越云霄。 松头露滴罗衣润,墙角风醒落帽醺。 注释:松树上的露水滴在衣裳上,使衣裳更加润泽;墙角吹来的风使人清醒,甚至让我喝醉了。 寒涧取青千尺雪,长杠扫尽八千军。 注释:我到寒涧去采来青色的雪,用它来清洗八千人的队伍。 西风回首东南路,观瀑亭前日已曛。 注释:我站在观瀑亭前,眺望着西边的风
【注释】 和二泉先生游麻姑诗三首:作者在1943年春,随军前往闽北途中,经武夷山时,偶遇一位姓陈的道士二泉先生,并同游麻姑山。麻姑山为武夷山脉中的支脉,风景秀丽宜人,是武夷九曲之一,有“武夷第一仙峰”之称。 桑麻:泛指农事或农田。 燥土曾经炼彩霞:意为干旱的土地经过雨水浇灌后,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云霞。 碧莲开遍未多夸:碧莲是指莲花。莲花开放得非常茂盛,但并不自夸。 清饶掬雪三生梦
【注释】 天涯:指远方。重侍巽斋先生:子重是作者的兄弟,巽斋先生即巽斋先生,作者的堂兄。南归:回南方老家。一:第一首;其二:第二首。焚香草疏:《礼记·檀弓下》载,孔子曾梦见周公,周公对他说:“予孔丘使乎东面,执其礼与!”孔子说:“吾未之闻也。”周公说:“今尔为南国之封君。”孔子问:“敢问其号?”周公说:“名昭”字“公”,字“旦”。孔丘曰:“吾闻之曰:‘乐正则雅,雅正则兴。’”周公又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洞。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共卜朱轮轧轧声,随来膏雨自分明。 “共卜朱轮”指的是一起商量,共同决定的意思。朱轮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车轮,因为朱轮通常用来象征高贵、尊贵。“随来膏雨”指的是随之而来的雨水,这里的“膏雨”可能指的是及时的春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矢心掬水三年冷,障眼飞尘一夜清。 “矢心”可能指的是坚定的决心或意志
【解析】 这是一首五律,写诗人与二泉先生的游踪。首联“马足轻轻绊暮烟,山隈便坐自怡然”描写了诗人在马足轻轻碰触到暮烟时,便找了一块山边的小地方坐下来,自己很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颔联“忘归借使解回日,见道何妨不在川”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颈联“入画王维真有数,留诗玉井更无前”赞美了王维画中的山水之美,以及诗人自己的诗作之清高。尾联“荒坛古木知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