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奎
【注释】 抚景:凭吊自然景色。荆舒:指荆州、蜀地一带。虎旅:喻强大的兵力。沧海:指大海。鲸波:比喻汹涌的波浪。世事:指天下大事。老何:怎么,如何。翻倒极:形容愁思深重,难以抑制。对酒不成歌:意谓对着美酒也无心情歌唱。 【赏析】 “四月二日二首”是诗人在公元758年(唐玄宗天宝七年)所作,当时安禄山正发动兵变,攻陷潼关。作者在长安时,目睹了这一叛乱事件及其给国家带来灾难的实况,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全诗的内容理解诗歌的大意,再根据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手折蟾花第一枝”意思是手折了蟾宫玉桂(桂树),这是状元花的第一枝;“又乘官舰赴春闱”意思是又乘坐官船去参加会试。“江峰晓梦湘灵瑟”意思是清晨梦中听到了湘妃弹瑟的声音。“云锦秋裁织女机”意思是秋天的天上织女机织出云锦
【注释】 ①郑伯容:即郑谷(780—852),唐朝诗人、书法家。 ②钱唐:今杭州,为唐代杭州刺史的治所,故称“钱唐”。这里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③丹丘: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南。 ④骨肉:亲族。 ⑤皇天:上天,老天。老眼:年高的人的眼睛。忌文章:不喜欢文章。 ⑥春晖:春日的和煦阳光。早与萱(xuān)花殒(yǐn):春天的阳光早已凋谢了萱草的花。 ⑦书种:书籍;种子。 ⑧束棺归葬
梨云漠漠护幽扃,宴坐冥观内景清。 风露洗秋生灏白,雪霜惊晓眩空明。 琼楼奏乐霓裳冷,缑岭吹笙鹤羽轻。 窗户玲珑人寂寂,碧桃花下步虚声。 注释: 1. 梨云漠漠护幽扃:梨树林中的云雾弥漫,守护着幽深的门户。 2. 宴坐冥观内景清:静静地坐着冥思观察内心的清净。 3. 风露洗秋生灏白:风吹雨露洗涤秋季的天空,使其更加明亮清澈。 4. 雪霜惊晓眩空明:雪花和霜花在清晨时分显得晶莹剔透,让人眼花缭乱。
【注释】 崒嵂(ú jiāo):山势高峻。朝暾(tūn):初升的阳光。帢帻(zhì zǔ):古代儒者的头巾。云阙:指天宫。水色山光:比喻自然景色。吐吞:形容江水浩荡奔流。 赏析: 此诗为登台州巾山作,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首句“崒嵂双峰著此身”,描绘了巾山的险峻和高耸,使人仿佛置身于山巅之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第二句“危巅夜半见朝暾”
四月二日二首 衰晚闻边警,苍黄欲断魂。 徵兵防列郡,带甲满中原。 老去身多病,忧来眼倍昏。 此邦犹乐土,吾得守柴门。 注释: 四月二日二首:这是作者的两首诗,可能是在四月初的时候写的。 衰晚:年纪大了,年事已高。 闻边警:听到边境有战事发生。 苍黄:惊恐的样子。 欲断魂:想死的心都有了。形容非常惊恐不安。 徵兵:征集兵马的意思。 防列郡:防守各地的郡县。 带甲满中原
【注释】 茅屋:草房。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句意:“夜宿在受降城边,遥望烽火台前,一片白茫的沙海;站在受降城下,只见一轮冷月,如银的霜”。这里借“李公子”代指诗人自己。紫薇垣:皇帝居住的宫门。唐玄宗曾居大明宫,以东宫为紫微城,故称大明宫为紫微殿。这里借指皇帝。齐书帙:把书本摆得整整齐齐。应:迎接,开门。齐,整齐,这里指摆放整齐。清愁:清冷忧愁,借指酒。
【注释】 家书:指家人的书信。 频看坐夜分:频繁地读家信至深夜。 弟兄传雁影,亲友散鸥群:兄弟姊妹们把飞过的大雁影子传给我,亲朋好友们像鸥鸟一样散去。 尝稻应翻雪,栽松欲入云:尝新米时,应该能闻到雪花一样的清香,种松树时要攀爬云天之上。 故山归去日,嘉树定缤纷:故乡的山川在春天里回来的时候,那茂盛的树木一定会是五彩缤纷。 【赏析】 《得家书二首》是诗人晚年寄给家人的两封书信
秋兴 秋天景色极为明净潇洒,我内心却忧思难平。 江山依旧令人惊觉岁月已逝、白发丛生,风雨飘摇中摇曳着青灯。 鸡鸣犬吠的樊笼中,飞鹰盘旋欲出; 高台之上,雄鹰展翅欲飞。 回归故土后,修补破旧茅屋; 粗麻绳索,结扎草屋。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四句,每句五字,共二十个字。诗人以“秋色”为题咏秋天的景致,抒发内心的愁苦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情感细腻。 描绘了秋天景色的明净潇洒
【注释】 ①钱唐: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为杭州刺史。②支离:身体不舒适的样子。③长夜:指漫长的夜晚。④放怀:尽情抒发感情。⑤故园:旧家,家乡。⑥岑:山岭。 【赏析】 《病起二首》是白居易晚年时写的一组诗,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对人生、社会的看法,表现了他晚年的孤寂、感伤之情。 第一首写自己病后起坐,独自拥衾的情景。“病起”点明时间,交代了起因。“病起钱唐上”,表明病是发于钱塘之滨,即在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