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
注释: 1. 送尔徐州去:送你到徐州去。 2. 秋风几日程:秋风过了几日。 3. 水通彭子国,山拥楚王城:水路可以通到彭城(今江苏徐州),山峰环绕着楚王的都城(今湖北钟祥)。 4. 虎帐氍毹暖:在虎帐里地毯铺得温暖舒适。 5. 犀船五两轻:犀角制的船轻如五两。 6. 从军古云乐,今我不胜情:从前从军的人说这是快乐的,今天我却不禁有些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第一首 水路在烦劳的渡口停宿,山中行进信步于旅馆。 越过关隘车辆犹豫不前,进入山谷马儿徘徊逡巡。 石上泥痕覆盖车轮痕迹,风声吹起塞外沙尘。 忧愁时事不是权贵之辈,满头白发为谁增添新色。 注释:水路在烦劳的渡口停宿,指在函谷关附近停留,因为水路不便,所以只能在此处住宿。山中行进信步于旅馆,指的是诗人在山中行走,选择在旅馆住宿,可能是为了休息。度关车踯躅,入谷马逡巡,度关车踟蹰,入谷马徘徊
【注释】 中朝:朝廷,此处指京城。水曹:水部。唐代称尚书省的吏、户、礼、兵、刑五部的统称,其中以吏部最重要,故称水部为“水曹”。 吴会:古地名,今江苏省扬州一带。蓟城:古地名,今北京市一带。这里代指京师。 黄阁:唐玄宗时设置的宰相机构,以黄色为主,故曰“黄阁老”。 苍生:老百姓。 【赏析】 此诗首联点明送别之人的身份和此行的缘由;颔联赞美其才华出众并寄予深情厚谊;颈联写其即将入京,对前途充满希望
【注释】 芙蓉幕:指唐代诗人王昌龄曾任江宁县丞,其府署在南京的芙蓉湖畔。虎豹关:指唐代名将哥舒翰镇守边关时,以虎豹为营门象征,以示威武。老惊诗鬓短:指年老后头发已经花白,感叹岁月不饶人。贫觉酒尊悭:指贫困潦倒,连喝酒也感觉到杯中酒太少了。特达高书记:意谓能通达高远,有志功名事业的人。庾子山:即南朝梁代诗人庾信,字子山。多情凭塞雁,时寄一书还:意谓思念远方亲人,托鸿雁传书问候。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题中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妨农事、云浮沧海日、花误洞庭春、行路悲游子、匡时仰大臣等。 【答案】 ①久雨妨碍农事,哪能忍受夜晚又到早晨呢?②云漂浮在沧海之上,太阳照耀着洞庭湖面;③行走在路上的人哀伤地怀念游子,而辅佐君王的大臣们却仰慕贤才;④我不愿意像隐居遁世之士那样甘心隐居
【注释】 1. 济川:渡过长江。 2. 济川虽有楫:即使有船也要渡江,因为风浪太大,无法渡过。 3. 跨海恨无桥:因为海上没有桥梁可供行走,所以感到遗憾。 4. 使节辞吴:使者告别了吴国。 5. 官军去楚:官军离开了楚国。 6. 北门仍系缆:在北门把船拴住。 7. 山雨夜萧萧:晚上下起了大雨,风雨交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任途中,因天气恶劣而不得不改变计划的记录。 首联“风急江难渡
注释: 1. 人世难行路,禅房独掩扉。鹤飞知客至,雨歇见龙归。天地干戈满,江湖故旧稀。愧非韩刺史,临别更留衣。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行走是困难的,所以禅房独自关闭了门窗。 白鹤飞翔知道有客人来访,雨停了看到龙归来。 天地间充满了战争,而江河湖泊的老朋友已经很稀少了。 惭愧自己不是韩刺史,离别时更加留下一件衣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三塔寺拜访宽老后所创作的。他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为问西来使,长安去几何?:这是询问西来的使者,他们从长安出发,行程还有多远。长安是古代中国首都的代名词,代表了权力的中心和繁华的都市。"西来使"可能是指使者或外交官,他们被派遣到长安以传达信息或执行任务。 2. 檄书飞僰道,征戍动交河。:檄书(一种官方文书)被快速传送至僰道,表明紧急的军事征召正在那里展开。"征戍"指的是征兵和驻守边疆,而“交河”可能是指边境附近的地区
谢村 舟行谢村路,却访义桥营。 妖骨埋荒草,秋风洗复腥。 青山不改色,红树远含情。 当日闻风鹤,俱疑是晋兵。 译文: 在这条通往谢村的路上,我们乘坐船只前行,最终来到了义桥营。 那些被埋在荒草中的骸骨,在秋风的吹拂下,又重新散发出了腥臭的气味。 尽管青山依旧保持它原本的颜色,但那些红树远远地似乎隐藏着深深的情感。 当年我听到风中传来的鹤鸣声,都怀疑是不是晋朝的军队回来了。 注释: - 谢村
【诗句释义】 癸卯年二月十二日,常熟阻雨,寄吴门(苏州)分省同官。 一船在琴川路行走,多年在此往来。 海上寒风夹着大雨,守边的士兵点燃了烽火,连绵不断的山峦仿佛被照亮。 泽国龙形似节,边城虎踞如关。 故人在南省(南边的御史台)的幕下,闲时佩玉叮当响。 【译文】 一叶扁舟沿着琴川路行驶,已经几年了。 海上的寒风吹着带着雨水,戍楼上的灯火映照着连绵不断的山峦。 泽国的龙身像节一样弯曲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