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贤
送太师掾陈德润归吴省亲 列戟三槐第,王章九锡臣。鸣珂皆贵戚,弹铗尽嘉宾。公府多甄录,先生蚤见亲。下帷谭亹亹,开阁礼谆谆。春瓮蒲萄熟,朝盘苜蓿新。大夫欣契合,丞相屡咨询。不厌甔无粟,宁甘甑有尘。寸心县噬指,千里动思莼。解袂燕台下,扬舲潞水滨。岸花迎客帽,云树暗江津。捧檄娱亲舍,还家及暮春。岂须夸禄养,自可厚彝伦。贱子漂零久,经年旅食贫。诗成空感激,愧尔远归人。 1. 诗句翻译与注释: -
送都水大监托克托清卿使君奉命塞白茅决河 黄河汹涌决中州,三策深烦贾让谋。 圣主忧勤过于舜禹,相君功勋并伊周。 渠通故道鱼龙避,木斩空山虎豹愁。 十七万人齐举锸,一千馀里总安流。 皇天早出图书瑞,赤子行歌黍麦秋。 白璧遣官祠岳渎,黄金当殿赐公侯。 使君世重无双论,太史功书第一筹。 绣衮从今登两府,更将忠孝辅皇猷。 【注释】 1. 黄河汹汹 决中州:指黄河在中州地区泛滥。汹汹,形容水流声。 2.
这首诗是送道士张宗岳奉贺正旦表朝京竣事还龙虎山的。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大明初启日苍凉,天子垂衣御万方。 花织锦茵双凤翥,云浮玉座九龙翔。 珠悬殿幄晨光动,灯转纱笼刻漏长。 银汉星槎来万里,绿章云篆贺三阳。 舄趋青琐烟霏绕,酒出黄封雨露香。 芝草绣衣金纂纂,芙蓉纫佩玉玱玱。 重瞳屡顾真希幸,宠渥频承特异常。 辞陛更瞻天日表,赐环应在水云乡。 留侯印绶将归璧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世祖图勋旧,先公立要途。 - 注释: 皇帝(世祖)追求建立功勋,优先考虑重要的道路。 2. 声华台阁重,宠渥禁庭殊。 - 注释: 声望和荣耀在朝廷上极为显赫,受到特别的宠爱和关注。 3. 喜见传家子,真成堕地驹。 - 注释: 很高兴见到传家宝的孩子,他们真是从天而降的英才。 4. 春云浮玉树,秋水出冰壶。 - 注释: 春天时云雾缭绕如同飘浮的玉石树
【注释】 荥阳:指东晋时宰相张华的封地。 左押牙:唐玄宗时,张九龄任中书令,为丞相长史。 系传:指《新唐书》。 世作:指《旧唐书》作者。 乔木流风在:意谓文穆处士郑君的遗像犹在。 徵君:指郑君。述德:称颂其德行。 谢簪绂(zān fú):辞官归隐,脱去官服。 辛苦力桑麻:辛勤劳作。 种橘逾千户:指郑君有果园。 藏书过五车:指郑君家藏书籍极多。 春潮生酒瓮,夜雨落镫花,太史占星殒:都是以物拟人
诗句解读: 1. “采袖镫前舞,青骢柳外驱”: - 这句描述了一位女子在灯光照耀下舞动袖子,骑着青色的骏马在柳树旁疾驰。这里的“青骢”指的是一匹青色的骏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 2. “溪山供啸咏,菽水尽欢娱”: - 这句话表达了自然山水为吟诗提供了灵感,而简单的豆汤饭食则是人们欢乐的根源。"菽水"指简单的饮食,常用来象征朴素的生活或对简单生活的喜爱。 3. “伫听莺迁木,还看凤集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注意重点词句的翻译,最后分析概括诗歌的情感及艺术手法。 这首诗的标题是“春草轩为毗陵华以愚赋”,从标题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的首联“青霭浮江郭,庭阶草色芳”描写了诗人在春日里看到的景象
罗稚川山水十韵为甬东应可立题 【注释】 丘壑:指山水。 画中传:指绘画。 雨气千峰外,江流落日边:指雨后山峰云雾缭绕,江面夕阳西下。 蘼芜:一种草。 芳树:芳香的树木。 眇眇:形容溪流细小。 涓涓:细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崖巅:山崖。 谷口:山谷入口处。 秋浦:地名。 惊飞鸟:使鸟惊飞。 蛰龙:冬眠的龙。 竹径:竹子做成的小径。 桃源:传说中的避世之地。 丹青:绘画。 赋咏:诗词歌赋。 沧洲:大湖
《七月十六夜海上看月二首》是元代诗人乃贤创作的两首诗歌,这两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海上赏月的场景以及征人在边塞的孤独与寒冷。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诗句释义: - 征人七月度榆关,貂鼠裁衣尚怯寒。(《七月十六夜海上看月二首·其一》) 这句诗描绘了七月十六日晚,一位出征的士兵在经过榆关时的情景,士兵们穿着用貂鼠皮制成的衣物,仍感到寒冷。这里的“度榆关”,可能是指士兵们经过边关
南城席上闻筝怀张子渊二首 海上张家玉雪郎,锦筝银甲醉高堂。 别来万里风波外,灯下闻筝忽断肠。 注释: 海上张家:代指张子渊所在的家庭,张子渊可能是他的字或别号。玉雪郎:形容张子渊如同冰雪一样纯洁高贵。锦筝银甲:用华丽的筝和银色的盔甲比喻张子渊的文采飞扬。高堂:指宽敞明亮的房间,常用来指宴饮之所。万里风波外:暗示张子渊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灯下闻筝:在夜晚灯光下弹奏筝曲,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