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
小堂的寒江独钓图尚未完成,正好赶上这春天的雪。 小堂里不打扫,还挂着寒江钓鱼图。 奇怪啊,为什么一到春天就下雪?飘然落下的雪花,好似二月的梅花。 注释: (1)小堂:小而简陋的厅堂。 (2)不及扫:没有来得及清扫。 (3)尚:仍然;还。 (4)底:何。 (5)怪:觉得奇怪。 (6)怪底:即“何故”,怎么。 (7)春来雪:春季来了,也降雪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
诗句释义: 1. 蔓草垂藤引使车,石田流水带人居。 - “蔓草垂藤”形容草木繁盛,垂挂如藤。 - “引使车”表示引导着车辆,暗示这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适合出行或休息。 - “石田流水带人居”指的是农田旁的流水和石头,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2. 清秋不落丹岩树,薄午方缘白石渠。 - “清秋”指的是秋天,“不落丹岩树”形容树木在秋季依然翠绿,没有落叶。 - “薄午”指中午时分
注释: 1. 吾未识李空同先生,每读先生诗且官渠后钦其为人过圆通寺悬多诗刻,而僧独取先生者有静言看石耳之句。 2. 李空同先生,武皇年间的进士,他的诗歌在沧江边流传,惊动了远处的天空。 3. 僧徒也认识山中的字迹,学士现在传下了邺下的文章篇。 4. 当年鸣泉邀请节钺(权力象征),清秋高阁自云烟。 5. 谁令流落明时去,石耳空知炫独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李空同先生的怀念和赞美
诗句释义: 1. 西来每忆城隅别,左省初闻岭外真。 这句表达了诗人每次回想在瑞州(今江西南昌)与陆使(可能指某人,但具体身份不详)的离别之情,以及初次听闻陆使将去广东左使的消息时的惊讶之情。"西来"可能表示他来自西边或西部;"每忆"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频繁性和深刻性。"城隅别"描绘了分别的场景是在城市的一角。"左省"通常指的是唐朝的左仆射省,这里用来象征陆使即将担任的重要职位
【注释】 1. 桃花山:指庐山,因山上常生桃花而得名。 2. 茅屋:茅草房,指诗人的居所。 3. 荆扉:荆条编成的门框,这里借指简陋的房子。 4. 赤坂度山泥滑滑:赤坂是庐山上的一座山峰,山势险峻。 5. 青松出谷雾霏霏:青松生长在深谷之中,云雾弥漫其中,显得朦胧而神秘。 6. 寒帷北下聊吾事:寒帷,指简陋的床帐;聊吾事,意为暂且聊以自慰。 7. 逐禄南中亦昨非:逐禄,追逐功名利禄;南中
诗句及翻译 1. 共追使节到潺湲 - 解释:一同追赶着朝廷的使者,来到滕王阁。 - 译文:一起追逐朝廷使者,来到滕王阁。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朝廷使者的尊敬和送别的情感。 2. 为复登楼在别筵 - 解释:再次登上高楼,参加宴会以示送别。 - 译文:再次登上高楼,参加宴会以示送别。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再次登上高楼,与友人相聚的情境
【注释】 南纪:指陈国。 中军:指军队。 前箸:指指挥用兵的权杖。卧旌麾:指陈都御史坐镇赣州。 岘山:位于湖北省,因晋代名将王导曾在此隐居而得名。章水:即赣江,发源于江西省西北部。支离:疲弱,病弱。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陈都御史致仕归家的诗。全诗写意,不拘于形式。 首联写陈国公的功勋德望在明时显赫,而南纪公则偶然来此视察军事。“几人”句暗含对陈国公功德的称颂;“谁使”句则以反诘的语气
【注释】 百里:一里地,形容山高。庐山胜独寻:在万里之遥的庐山之中,只有这一座山最值得探寻。山山林壑:指庐山的山林和山谷。带秋阴:笼罩着秋天的阴影。微风夹路参差见:微风从路上吹来,参差不齐,可见树木的轮廓。竟日:整天。紫翠森:紫色的翠绿茂盛,形容树木茂盛。稍讶:稍微感到惊讶。飞轩(xuān):高高的亭台。行树杪:行走在树林的顶端。削壁:陡峭的山峰。幽居:隐居之地。谢尔:请允许我。清磬(qìng)
【注释】九日:重阳节。佳晨烂漫:美好的早晨。篱枝:篱笆上的树枝,指篱笆旁边。水国:泛指长江以南一带。烟霜:雾气和霜。落木时:落叶之时。百里庐山堪胜绝:形容庐山的美景胜过天下所有的名山。三秋鸿雁独归迟:三秋时节的鸿雁独自回巢较晚。肩舆(yú):轿子。尚尔:这样。行花县:游赏花县。戏马应渠载酒卮:戏马台是古代帝王游乐之地,这里指在戏马台上载酒。止饮经年还肺病:只喝一年的药水就得了肺病。 赏析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 求贤诏许尚岩阿,今复东还且奈何。 终属陶潜三径有,真嫌刘宠一钱多。 江间绿水明心曲,海上青山著鬓皤。 处处秋兰犹自好,扁舟采揽足经过。 注释: 陈都御史:指代陈子龙,他是当时的朝廷官员。 致仕:退休,告老还乡。 求贤诏:皇帝下的命令寻找贤才。 尚岩阿:对友人的称呼。 东还:回到家乡。 陶潜:即陶渊明,著名的田园诗人。他隐居于庐山下的草庐,自号五柳先生。 刘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