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立
《送日本僧游五台》是明代著名诗人程本立的作品,此诗以送别日本僧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中国有僧来日本:描述了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僧人作为文化使者跨越海洋前往日本。 2. 铁船过海是耶非:通过“铁船”和“是耶非”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担忧及对目的地的不确定感。 3. 三更地底金乌出:利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在海底深处太阳升起的景象,象征着新旅程的开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作答。 “三年官守滞蛮荒,万里梦魂飞大行”,三年的官场生涯,滞留于蛮荒之地,而诗人却如在梦中一样,飞向了京城。 “居有马鞯留客坐,食无鱼鲊寄亲尝”两句的意思是:居所备有马鞍供客坐,食物没有鱼干寄给亲人尝。 “晴天梅树常含雾,臈月山花不受霜”,“晴”是阴天的意思,“臈”即“晦”。“梅树”“山花”都是比喻自己
诗句解析 1 老臣殊荷圣恩宽:“老臣”指年迈的大臣,“圣恩宽”指的是皇帝对他的仁慈和宽大的待遇。 2. 诏许还家授散官:皇帝允许其退休并授予他一个散官职位。 3. 赐杖未携鸠玉小:表示虽然获得了赏赐的拐杖(杖),但并未携带其他物品,如小鸠玉佩。 4. 诰绫新织朵云团:表示朝廷颁发的诰命(一种官方文书)和新的织锦被制成了朵云形状。 5. 西窗夜雨销红蜡:描述夜晚西窗下的雨滴打湿了蜡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王幼度写的送别诗。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送王幼度待制致仕归大梁应教 白发红颜七十龄,中原文物有仪刑。 君王昼日勤三接,博士春秋老一经。 宫锦赐来天上使,苑花开遍水心亭。 都门祖帐千年事,犹有声光在汗青。 ``` 译文: 送你回到故乡大梁,这是你应得的待遇。 你的白发红颜七十岁,中原的文物有你的身影。 君王白天接见你,如同太阳一样照耀。
【注释】: 1. 征江倅朱克正赴京师:征江,这里指朱克正要去的地方。倅,副职,官名。朱克正任江州知州。赴京师:去京城。 2. 骑马出城官路长:骑着马出了城,官道很长。 3. 滇池风雪正茫茫:滇池,昆明的别称。茫,茫然。形容滇池风雪很大。 4. 北来地气符王化:北方的气候与当地的风气符合王者的统治。 5. 南下天兵克鬼方:南方的军队征服了远方的敌人。 6. 土鼓污樽皆礼乐:土鼓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
这首诗是送别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诗人对欧阳太守的祝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依依不舍的情感。 诗句: 1. 文忠孙子尽儒冠,汝最华年拜好官。 注释:文忠的孙子们都戴着儒帽(古代官员或读书人常戴的帽子),你正是这个年纪(20多岁)就被任命为好官(有才能的官职)。 2. 白日锦衣行五马,青云彩翮翥孤鸾。 注释:白天你身着华丽衣服,骑着五匹马(形容威仪)出行;在天空中翱翔如同展翅高飞的鸾鸟。
诗句解析 1 “六十看山眼未昏,草堂归去卧烟村”: - “六十”可能表示年龄或岁月,这里指的是年老。 - “看山眼未昏”说明即使年纪大了,依然保持着对山的热爱和观察能力。 - “草堂归去卧烟村”描绘了刘教授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在乡村的草堂中悠然自得地度过余生。 2. “朝廷已许乞骸骨,衣食未须忧子孙”: - “朝廷已许乞骸骨”表达了朝廷对刘教授的尊重和认可,允许他辞去官职。 -
【注释】 1. 清闲:闲适。开国日,指新王朝建立的初期。2. 讲殿:古代皇帝讲经的地方,后泛指讲学之地。3. 北海:即汉丞相萧何,字敬侯,沛(今属江苏)人。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封萧何为酂(今属湖北),建都于长安,号“三秦”。汉初封舞阳侯。4. 河间:汉景帝封周亚夫为条侯,食邑于东武阳(今河北大名东)。5. 禁渠:官道或御道。6. 南粤:广东一带,古称南越。7. 图籍:书籍。8. 南闽中收书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句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所涉及的选项来分析判断。 “买酒直倾囊底钱”,意思是说:买了酒,把口袋里的钱全都倒出来。“买酒”二字,点明送别的时间。 “都门醉别意茫然”,“都门”是指京城的东门。“醉别”表明诗人与安处善是因饮酒而分别。“意茫然”表明离别时心情惆怅,不知所往。 “人生白发屐几緉”,这句话的意思是
送月潭上人省母 日日慈乌啼树林,空山念母思难任。 了经夜月三花影,洒泪春晖寸草心。 远道归来尘满屦,高堂老去雪盈簪。 衲衣便作斑衣舞,自觉天伦乐意深。 注释: 1. 慈乌啼树林:慈乌是杜鹃的别称,它在每年的春天都会发出凄厉的哀鸣。这里指的是在树林中听到慈乌的啼叫。 2. 空山念母思难任:在寂静的山谷中思念母亲,思绪难以平静。 3. 了经夜月三花影:经过一夜的月色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