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娟
【译文】 独自展鸳鸯被,情思昏沉。芭蕉滴下雨来好难禁。就是当时心也碎,何况如今。 坐起身来费搜寻。调弄徽音。七弦原来一根心。千万休将心冷了,叮嘱瑶琴。 【注释】 鸳衾:双人共盖的被子。 调弄:拨弄,弹奏。 七弦:古琴有七根弦。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词,作者以“卖花声”为题,抒发自己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浅白、直露,感情真挚、深沉,表现了作者在思念旧友时的心情。
风蝶令前题 帐额因风蹙,帘衣带雨抬。落花几日点苍苔。哭问风姨何事、苦相催。 泪冷销红粉,愁深怨紫钗。斟杯满酒滴空阶。低祝春光此去、勿重来。 注释: 帐额:帷帐的上部,指门帘。 因风蹙:随风皱起。 带雨抬:带着雨意抬起。 点苍苔:指青苔。 泣(qì)问:哭泣着询问。 何事:为什么。 苦相催:怎么总是催促。 销:消耗,消失。 愁深怨紫钗:深深的愁怨就像紫色的发钗。 斟(zhēn):斟满。 杯:酒杯。
南乡子 独自理琴弦。睡起慵梳髻半偏。新样初三眉子月,娟娟。盼到如今渐渐圆。 此意忒缠绵。背着银釭笑拍肩。如此风光如此夜,天天。安放痴魂在那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独自一人弹奏古琴,一觉睡醒懒洋洋地梳理着发髻,只梳了一半,又重新整理。新剪的刘海儿形状像眉毛一样,弯弯的,圆圆的,十分美丽动人。期盼到现在都还没有梳好,现在终于慢慢变圆。 这种心情真让人难以割舍啊,对着窗户背对着月光轻轻地拍打着肩膀
注释: 1. 休:停止,不要。 2. 第一枝香便断头:第一柱香就烧完了。 3. 愁郎见:形容男子看到女子时,心中充满忧愁。 4. 不敢理熏篝:不忍心去理弄那些用来熏香的木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因丈夫离去而陷入孤独、无助的情感状态。她对丈夫的思念和忧虑如同焚香一般浓烈,但又因为担心打扰到正在忙碌的丈夫,而不敢去触动那熏香的木柴,表现出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这种情感的细腻描写
【注释】 梦江口:梦到江口,梦中的地名。 侬(nóng):我。 薄:命运不佳;不济。 无管束:不受约束。 替儿夫婿送行车:代替儿子和女婿送行。 【赏析】 这是一位女子在丈夫出征时写的词,表现了她对远征丈夫的深情怀念和无限哀伤。 上片写女子对出征者的深切思念。“梦江口”,以梦境中的地名起句,既点明地点,又表明了时间,为全词定下基调,暗示着主人公正处在一种难以自解的悲苦之中。“侬命薄”三句
【注释】: 1)月上海棠·红缄初就,青禽未来,重剔残灯,为填此阕——词题。 2)搓酥滴粉寻幽韵。正移窗、月落曙光近。客馆今宵,梦魂儿、可曾安稳。相思意、写到如何便准。 3)蛮笺泪点模糊认。有鸳鸯、小字双红印。临发开封,再拈毫、笔端都窘。催书去、怪它青禽忒忍。 4)蛮笺:一种少数民族地区所产的信纸。 5)“搓酥”句:指以油脂调合面粉,做成酥皮,裹入馅料制成月饼或点心。 6)“正移窗”句
注释: - 沁园春 · 题石头记:这是一首咏《红楼梦》的词,以石头自喻,抒发作者对于红楼的感慨和无奈。 - 何处红楼:指的是哪里是红楼?这里指的就是《红楼梦》。 - 几日西风:形容秋天的萧瑟气氛。 - 娇颜悴零:形容女子容颜憔悴。 - 悔轻轻罗帕,打伊呆雁:后悔没有好好保护她(黛玉),以致让她受到伤害。 - 些些诗句,教熟笼鹦:说一些诗词,让宝玉去教鹦鹉(宝钗)读。 - 不及芙蓉,儿女坟上
诗句释义 1 银烛深宵酒一樽:在深夜里,点着银白色的蜡烛,摆上了一杯酒。这象征着送别时刻的寂静和温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到来。 2. 教人无可再销魂:让人无法再保持镇定和冷静,心中充满了思念和失落。这里的“销魂”是形容人因思念而产生的痛苦或悲伤。 3. 心情撩乱,相对掩啼痕:心情变得混乱而复杂,无法平静下来。面对彼此时,都试图掩饰自己的悲伤和泪水,但又无法完全隐藏。 4.
【解析】 这是一首写愁的诗。诗人借春日怀韵,抒写了自己的愁绪。全篇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动人。 (1)“阑干外”三句:意思是说,自己站在栏杆边凭栏远眺,雨丝般细密的愁思如缕,悄悄落在心头。 (2)“搁著”三句:意思是说,自己正倚着阑干,把一汪眼泪搁在阑干外,没有人能知。 (3)“怪底”三句:意思是说,自己这几天为什么总是那么愁重呢? (4)“原是”二句:意思是说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名句积累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本题中,“绣帐病缠绵”意为:绣花帐中的我病情缠绵。“闷极今年”意为:郁闷到今年了。“卷帘日日望秋天”意为:每日卷起窗帘望着秋天的到来。“木樨”指桂花,一种香草,这里泛指秋天。诗人在病榻上终日盼望秋天的到来,以期早日康复。“灯火已阑珊”意为:灯烛已经燃得快要熄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