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
秋柳四首(其一)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注释:秋日的景色让人感到无比销魂,残留的夕阳映照在西风中的白下门,给人以凄清之感。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注释:过去燕子的飞翔轨迹,现在只能看到被晚风吹拂的烟雾的痕迹。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注释:旅途的忧伤和对江南的遥远思念,只能在黄骢(即黄马)哀鸣的曲调中感受到,而江南的乌夜村更是遥不可及。
诗中“重午龙舟岁岁陈,轻凫飞燕各如云”描绘了端午节时龙舟赛的场景。龙舟在水上快速划行的画面,与轻盈飞翔的燕子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生动的图画。 - 诗句解析 - 重午:指端午节,即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 龙舟: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举行龙舟竞赛。 - 岁岁陈:表示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办龙舟比赛。 - 轻凫飞燕:形容水中鸭子和飞翔的燕子,轻盈而优雅。 - 各如云
诗句: 1.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描述作者离开镇淮门,沿着小秦淮向北前行,途中看到陂岸起伏、竹木茂密、清流映带的美景。 2. "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描绘了人们利用水景来建造园林、亭台和树木,使得溪塘显得幽静而又明亮,充分展现了四季之美。 3. "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诗却寄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注释: 1. 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诗却寄 -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回忆历史的作品。 2.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 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这里指的是这条古老的河流,它的水向东流去,环绕着曾经的京城(现在的南京)。 3.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
【注】稼轩,辛弃疾的号。青门,地名,在陕西长安县东。 问平安否? —— 询问你(指对方)是否安好。 金陵南去楚云西。望中烟草迷离。—— 金陵向南走,楚地的云彩向西飘。眼前的景象模糊不清。 回首红桥分赋,笔掣翠虹蜺。—— 回头望去,看见红色的桥上有人正在作诗,挥笔写下美丽的彩虹般的诗句。 叹青门一别,白社人稀。—— 感叹我们曾经在青门分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了。 诗狂酒悲。老大去、几人知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啼碎春光莺燕语”: - 关键词解读:啼碎,形容声音清脆而有力;春光、莺燕语,描绘春天的景象和鸟儿的鸣叫。 - 注释:这句描述了春天的美景,以及鸟儿欢快的叫声,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喜爱。 2. “一片花飞,又是天将暮”: - 关键词解读:一片花飞,比喻花瓣如雨般落下;天将暮,指天色将晚。 - 注释
手种墙南千个竹。春雨潇潇,拔地参天绿。斫去杉皮新缚屋,直须傲煞篁筜谷。 译文:我亲手在墙南种了上千株竹子。春天的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竹子们拔地而起,翠绿欲滴。我将伐去竹子身上的树皮,然后重新绑扎成房屋,竹子的坚韧让人不得不钦佩。 注释:墙南:指房子的南面。春雨潇潇:春天的细雨连绵不断。拔地参天:形容竹子生长得非常高,直插云霄。斫:砍削。杉皮:杉树的树皮。新缚屋:新搭建的房子上绑扎的竹子。直须傲煞
《浣溪沙 · 红桥》 - 诗句: 1.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2.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 译文: 1. 白色的鸟儿在红色的荷叶上引导着船桨,在垂杨树的影子里看到了红色的小桥,想要寻找过去的事情,但已经魂都消散了。 2. 远远地指着平山山外的路,无数的断了的鸿雁飘过,水天一色,我的心情就像广陵的潮汐一样难以平静。 - 注释: 1.
诗句 1. 金陵古都会 - 描述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2. 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 - 提到南京附近有许多著名的山峰和河流,数量众多。 3. 燕子矶以拳石得名 - 指出燕子矶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岩石的壮丽。 4. 矶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 - 描述了燕子矶的具体位置及其与长江的密切关系。 5. 削壁巉岩,石笋林立 - 形容燕子矶周围的峭壁陡峭、岩石多而高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登燕子矶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折而东,拾级登绝顶,一亭翼然,旷览千里,江山、云物、楼堞、烟火、风帆、沙鸟,历历献奇,争媚于眉睫之前。” - 折指转折。 - 东:朝向东面走。 - 拾级:一步步地走。 - 登绝顶:登上最高峰。 - 一亭翼然(翼然):一个亭子如同飞翼般展开。 - 旷览千里:极目远望,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 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