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古都会, 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而燕子矶以拳石得名。矶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削壁巉岩,石笋林立。观音山蜿蜒数十里,东与长山相属,至此忽突起一峰,单椒秀泽,旁无附丽,傲睨诸山,偃蹇不相下。大江从西来,吴头楚尾, 波涛浩渺中砥柱怒流。 西则大孤、小孤, 东则润州之金、焦,而矶踞金陵上游,故得名尤著。
矶上有祠,祀汉寿亭侯。迤西有亭,壁上石刻「天空海阔」四大字,奇矫怪伟,为前大司马元明湛公书。按公曾为南 国子监祭酒,又历官南吏、礼、兵三部尚书。公崛起岭南, 从白沙闻学觉之宗,与阳明上下其说,天下称「甘泉先生」。祠南,亭三楹,壁间题字丛杂不可读。独椒山先生四绝句与文寿承书《关祠颂》同镌一石。其一云:「皪皪清光上下通, 风雷只在半天中。太虚云外依然静,谁道阴晴便不同。」读此,知先生定力匪朝夕矣。
诗句
- 金陵古都会 - 描述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金陵即现在的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 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 - 提到南京附近有许多著名的山峰和河流,数量众多。
- 燕子矶以拳石得名 - 指出燕子矶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其岩石的壮丽。
- 矶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 - 描述了燕子矶的具体位置及其与长江的密切关系。
- 削壁巉岩,石笋林立 - 形容燕子矶周围的峭壁陡峭、岩石多而高耸。
- 观音山蜿蜒数十里,东与长山相属 - 描述了观音山的壮观景象以及它与另一座山脉的关系。
- 大江从西来,吴头楚尾 - 描述了长江从西向东流经的情景,以及其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
- 大孤、小孤 - 提到了长江中两个显著的岛屿名称。
- 矶踞金陵上游 - 指出燕子矶位于南京长江的上游。
- 故得名尤著 - 强调燕子矶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
译文
南京这座古老城市,周围有几十座著名的山脉和江河。其中,燕子矶因岩石奇特而闻名。燕子矶位于观音门东北,三面濒临长江。这里悬崖峭壁高耸,岩石众多,形成了一片石笋林立的景象。观音山蜿蜒延伸数十里,东边连接着长山,在这里突然崛起一座山峰,独自矗立,秀美且四周无人依附,傲视群山,气势不凡。长江从西向东流过,是吴地的起始也是楚国的尽头,波涛汹涌中江心矗立着一块砥柱。西边有大孤和小孤,东边有润州的金山和焦山,而燕子矶位于南京的上游地区,因此得名尤为显著。
注释
- 金陵古都会: 指中国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市,历史上曾是多次战争的中心。
- 名山大川在封内者以数十: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许多著名的山峰和江河。”名山大川”指的是著名的高山大河,”封内”指的是中国的国土范围。
- 矶在观音门东北,三面临江: “矶”是指岸边突出的岩石或者礁石,”观音门”是一个地名,可能是一个渡口或重要的交通枢纽,而燕子矶就坐落在这个地点。三面临江意味着燕子矶紧邻长江。
- 削壁巉岩,石笋林立: 形容燕子矶周围峭壁陡峭,岩石锋利而高耸入云。
- 观音山蜿蜒数十里: 观音山很长,蜿蜒曲折。
- 大江从西来,吴头楚尾: 大江(长江)从西边开始流入,到东边结束,”吴头楚尾”是中国地理上的一个概念,指长江的南端是吴地,北端是楚地,暗示了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
- 大孤、小孤: 这两个词指的是长江中的两座孤岛,非常著名。
- 矶踞金陵上游: 燕子矶位于南京长江的上游区域,也就是靠近长江源头的位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矶的描绘,展示了南京这一古老城市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背景。诗人通过对燕子矶周边的自然景观、地理位置的描述,表达了对这座城市历史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南京的自然景观又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