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而东,拾级登绝顶,一亭翼然,旷览千里,江山、云物、楼堞、烟火、风帆、沙鸟, 历历献奇,争媚于眉睫之前。西北烟雾迷离中,一塔挺出俯临江浒者,浦口之晋王山也,山以隋炀得名。东眺京江,西溯建业,自吴大帝以迄梁、陈 ,凭吊兴亡,不能一瞬。 咏刘梦得「潮打空城」之语,惘然久之。
时落日横江,乌臼十馀株,丹横相错,北风飒然,万叶交坠,与晚潮相响答,凄慄惨骨,殆不可留。题两诗亭上而归。时康熙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登燕子矶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 “折而东,拾级登绝顶,一亭翼然,旷览千里,江山、云物、楼堞、烟火、风帆、沙鸟,历历献奇,争媚于眉睫之前。”
- 折指转折。
- 东:朝向东面走。
- 拾级:一步步地走。
- 登绝顶:登上最高峰。
- 一亭翼然(翼然):一个亭子如同飞翼般展开。
- 旷览千里:极目远望,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 江山:指山脉和河流构成的自然景观。
- 云物:云雾和万物。
- 楼堞:古时的城楼和防御工事。
- 烟火:炊烟和灯火。
- 风帆:帆船。
- 沙鸟:沙滩上的鸟类。
- 历历献奇,争媚于眉睫之前:景象如在眼前,令人眼花缭乱。
- 西北烟雾迷离中,一塔挺出俯临江浒者,浦口之晋王山也,山以隋炀得名。”
- 西北:指北方或西方。
- 烟雾迷离中:在朦胧的烟雾中。
- 一塔挺出:一座塔高高地突出来。
- 俯临江浒:俯瞰长江的岸边。
- 浦口之晋王山:位于浦口的晋王府山。
- 山以隋炀得名:因为隋炀帝而得名。
东眺京江,西溯建业,自吴大帝以迄梁、陈,凭吊兴亡,不能一瞬:向东眺望着江水,向西追溯到建业(今南京),从吴大帝一直到梁、陈时期,凭吊过去兴盛与衰亡的历史,无法停留。
咏刘梦得「潮打空城」之语,惘然久之:吟咏刘禹锡《潮打空城》中的诗句,感到很迷茫,很长时间都沉浸在其中。
时落日横江,乌臼十馀株,丹横相错,北风飒然,万叶交坠,与晚潮相响答,凄慄惨骨,殆不可留:当时夕阳横在江面上,十多棵乌桕树排列开来,红彤彤的叶片交错在一起,北风吹过树叶发出飒飒的声音,万片叶子相互坠落,伴随着傍晚的江潮互相应和,令人感到寒冷和恐惧,几乎让人无法停留。
题两诗亭上而归:在两首诗的亭子上面题写了诗作后返回。
时康熙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也:那时是康熙二年十月二十一日。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画卷。从东南方向开始攀登,最终到达一个高亭之上,可以一览众山小。在这里,诗人不禁感慨万千,想到了历史的兴衰更替。同时,诗人还提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如乌鸦木、红叶等。在傍晚时分,诗人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最后,诗人在亭子上题写诗作后返回。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