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
【译文】 六岁就认识字,十岁能唱歌。 十二岁时失去母亲,到处玩耍在路旁。 十七岁时学着求官,却空自彷徨无计。 幸好遇到黄河清,昭映出明亮的白光。 圣明之心勤于治理草野,疾如风云飞腾。 我误把才华当作跌宕起伏的资财,却投入荆棘场的泥泞。 虽有鲁连节操,但只能空自潦倒无所作为。 揣摩嘲笑苏秦的故事,何况只是章句上的行文? 不见樊笼里的鸟雀,心中早已超脱八方。 飘荡不定地飘摇着白云绪
杂述 缅求先民迹,体德异通玄。 自非孔聃志,所造孰无愆。 伊余实闇劣,秉算昧几先。 言念恭人德,惴惴戒重渊。 徒隆守已朴,罔达济时权。 顺正不尤物,任道故乐天。 务光以洁湛,梅生智自全。 箕子狂为奴,何必屈父贤。 未周群物情,且复徇己偏。 人命几何时,金石忽以迁。 永言保贞素,庶明松柏坚。 眷念携手益,用嗣北风篇。 注释: 1. 缅求先民迹,体德异通玄:寻找祖先留下的足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作答. “昔我逢休景”,此句承接前文,点明时序,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美好时光的回忆.“结交共云翔”,昔日里,我与友人结伴翱翔于蓝天之上,自由快乐地享受着美好的人生;这一句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共同度过的一段快乐时光.“秦客穆修矩,鲁生蔚令章”,这里指的是孔子
王敬止御史开始在海南被贬,随后被调往永嘉担任县令,我从燕京迎养父母 珠崖过去长期流放,连州才量移。 借问东瓯土地,何如南海湄。 霞标建台岳,桃源带武夷。 雁山荣桂树,象浦合珠漪。 玉膻非一族,海错被珍奇。 金盘湛碧露,黄柑满绿枝。 欢此三春日,复惬暮秋时。 鸣琴坐高馆,抚景临华池。 迎舆侍潘令,进酒舞莱儿。 顾以今时笑,还瞻昔朝离。 丰泽亨雷雨,瑶草变芳蕤。 永嘉多懋宰,建德易弦丝。 昔慕文翁化
诗句释义 1 今夕何夕灯满堂,金钗夜舞华瑟傍。 - 今晚是什么时候?灯火通明,金钗在华丽的瑟旁起舞。 2. 香风拍袂红霞举,玉腕矫矫凌虚翔。 - 一阵香气拂过,衣袖随之摆动,仿佛红色的云彩在空中飘荡。手腕优美地飞舞,宛如飞鸟在天空中翱翔。 3. 飘飘云步荡轻佩,八鸾协律鸣锵锵。 - 舞者的步伐轻盈如云,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摆动着佩戴的佩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4. 花柔玉软两无力,宛转应节随低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名为《赠王渊之》。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君不见十月狂风吹白雪,长安城中地欲裂。 注释:你看,十月的狂风像狂怒般席卷着飘飞的雪花,把长安城的大地都刮得快要裂开了。 赏析:这是第一句,描绘了当时恶劣的天气状况,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种天象的感慨。 朱门酒炉红炙天,空里琼花旋消灭。 注释:高门大户的酒炉中酒香四溢,映红了天空;但是那琼花般的美艳瞬间消失无踪。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田园生活的诗。首联“炎曦代暮节,溽景布萋阴”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田园风光图:夏日的阳光代替了黄昏的夕阳,湿润的天气布满了草木。颔联“迎风抗高馆,疏牖匝重林”描绘的是农舍周围的景色:农舍面对清风,高大而坚固;门窗虽多却十分通风。颈联“百卉熙嘉月,洽土复丰霖”描绘了雨后万物生长的情景:各种花草在明亮的月光下欣欣向荣,土地得到了充足的雨水,又变得肥美。尾联“中庭始及霁
诗句解释及关键词注释: 1. 石川子,隐于鲁门之西。长牵青牛饮素溪,有时驾之骖文狸。 - 石川子指的是隐居的人。鲁门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象征,这里指的是他隐居的地方。青牛和文狸都是传说中的神兽,青牛是祥瑞的象征,文狸则代表智慧。 2. 骖文狸,乃至岱宗之巅,弱水之湄。石门迢迢上通天,玉京金阙光陆离。 - 骖文狸到达了泰山的顶峰,弱水之湄可能指的是在泰山附近的弱水。石门是指泰山的一个景点
【解析】 “莲窝渡头燕双语,杨柳萧疏洒飞雨”:在莲花池边的渡口边,燕子双双地鸣叫,柳树稀疏地挂着细密的雨丝,纷纷洒落。 “五日舟行一日程,客梦邅回厌湾浦”:五天的行程,只走了一天的路程,客人因思乡而辗转难眠,讨厌水边曲折的江湾。 “溪烟卧水澹不流,沙草萦毛细难数”:溪中的烟雾平卧水面,流动缓慢,连细小的沙草也被缠住,难以看清它的数量。 “淹泊空滩归意迷,背雨来船自鸣橹”:我在空旷的水滩上徘徊
【注释】 古意 二首赠刘子:题下原注:“一作乐府。” 章台畔:指汉章帝刘炟时,梁孝王刘武在洛阳城外的章台下筑有行宫。 【赏析】 《乐府诗集》卷三十四引《古今乐录》云:“楚调曰‘古意’。”又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所载《古歌辞》云:“古词有《古曲》……或曰:‘楚声也。’”此诗当为“楚声”,即楚调。所谓“楚调”,即楚歌之意,是说此诗为楚歌,亦即楚调。 刘子,即刘向(约前77年—前6),字子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