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妃一失宠,独宿楚江阴。
虽念容华落,终怜缱绻心。
闻说章台畔,畋游欢自淫。
今日宫中事,不言谗妒深。

【注释】

古意 二首赠刘子:题下原注:“一作乐府。”

章台畔:指汉章帝刘炟时,梁孝王刘武在洛阳城外的章台下筑有行宫。

【赏析】

《乐府诗集》卷三十四引《古今乐录》云:“楚调曰‘古意’。”又据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所载《古歌辞》云:“古词有《古曲》……或曰:‘楚声也。’”此诗当为“楚声”,即楚调。所谓“楚调”,即楚歌之意,是说此诗为楚歌,亦即楚调。

刘子,即刘向(约前77年—前6),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一生著述宏富,尤精于目录学和文献学。《汉书.艺文志》著录了《别录》《七略》等书八种,今皆亡佚,唯存《别录》残本。

【译文】

楚妃一旦失宠,独宿长江北岸。

虽然想念她容颜凋落,但终怜她的情思绵绵。

听说她在章台畔打猎游玩,十分荒淫纵欲。

如今宫中的事,不说那谗言陷害之深。

【赏析】

《古意二首赠刘子》:此诗当为楚歌体,即楚调。刘向因楚声而感伤,故以此诗赠给刘子,以抒发其对楚妃的怀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一句抒情。诗人先描写了楚妃失宠之后孤独地独宿在江边的情景,这既是楚妃失宠后的孤寂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失宠后的一种心理状态的象征;“独”字突出了这种孤独寂寞的境况。接着诗人便转入正题——写楚妃的思念之情。诗人用“虽”字转折开篇,表明尽管自己已经远离朝廷,但依然念及被贬谪的楚妃,并由此想到楚妃对自己的感情。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既写出了自己对楚妃的思念,也写出了楚妃对自己始终如一的眷恋之情,表现出诗人与楚妃之间深厚的情感。

第三句“闻说章台畔,畋游欢自淫”,是诗人听到一些关于楚妃的消息后的感受。“章台”是东汉明帝时所建的一个离宫,后来成为贵族子弟游乐之所。“畋游”就是狩猎游赏的意思。诗人听信了一些闲言碎语,认为楚妃在打猎游乐时放纵自己,荒淫纵欲。这里诗人运用反语手法,表面上是对楚妃的谴责,实际上是诗人自己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态度的不满。

诗的最后两句“今日宫中事,不言谗妒深”,则是诗人对楚妃处境的评价。诗人认为楚妃现在的处境并不如自己当初那样美好,因此他希望楚妃不要像自己一样遭受嫉妒与诽谤的迫害。这里的“谗妒深”指的是当时宫廷中的奸佞小人对楚妃的诬蔑和陷害。

此诗采用楚调形式,以抒怀的方式,抒发了对楚妃深切的眷恋之情,同时对当时统治者的奢侈享乐行为进行了批判,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