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珦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夏日烈烈扬晖光,阳气入土土力强。 - 注释:夏天阳光强烈照耀,大地受到阳刚的滋养,显得生机勃勃。 2. 望秋三日雨滂滂,庶物浡然俱阜昌。 - 注释:期待着秋天的到来,三天内将会有连绵不断的大雨,让一切生命都得到滋润和繁荣。 3. 雨旸时若异咎恒,粳稻薿薿如人长。 - 注释:天气晴好或多雨交替出现并不总是正常的,但只要保持这种平衡,稻米就能茁壮成长。 4.
【诗句解释与译文】 读韩非子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非子及其著作的批评态度。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的公子,后来成为秦国的丞相,他的著作《韩非子》被认为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非本韩国诸公子,胡乃人形心蝮虺(fèi): 韩非并不是韩国的公子贵族,但他的思想却像毒蛇一样狡猾。 身既入秦而媚秦,肆无忌惮浮商李(yú): 韩非已经加入秦国,开始为秦国效力,变得肆无忌惮。 狂言著书三十篇,读者能无污唇齿(wū
青山映溪三十里,水中白石何齿齿。 青山环抱,溪水流淌,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如画的山水美景。其中最为醒目的是那水中的白石,宛如珍珠般点缀在碧波之中,令人赏心悦目。 是非不入溪翁耳,生涯祇在清溪里。 溪翁对世间的是非曲直毫不关心,他的全部生活都在这清澈见底的小溪中度过。他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纯净的生活方式,远离了喧嚣和纷扰。 终日矶头坐碧藟,钓丝入潭鱼唯唯。 溪翁常常坐在岸边的石头上
【诗句释义】 为山僧作松石歌:为(给)山中僧人(的)松树和石头写歌。 一片石,一株松。 一片(一块)石头,一株(一棵)松树。 石如虎踞松如龙,风云变化多灵踪。 石的形状像老虎的脚爪,松树的形态如同龙的形象,风云变幻,它们都显得非常灵巧。 有僧托此憩寂寞,心与境会无尘容。 有的僧人因为这里的环境而感到寂寞,他们的心境达到了一种纯净的境界,没有世俗的烦恼。 记得当年采秀于天台万八千丈之深峰
周草窗命题异人爪搯仙境图幽斋众客多清娱,弁翁开卷示此图。 细画纤纤比毛发,老眼眴转视若无。 须臾神定乃能辨,蓬山圆峤连方壶。 山川盘纡体势远,楼观缥缈棼桴铺。 霓旌羽盖蔽空日,云軿鹤驭交天衢。 瑰丽绮错千万状,一一尽与人间殊。 弁翁指陈更详悉,言是澄江惠氏所宝之旧物。 昔有道人方外来,暮夜延之入其室。 萧然独卧无灯明,时闻爪甲铿有声。 明发道人不知处,但见桶底搯画成。 吾知道人非小巧
北风行 北风凛凛生祁寒,阴云万里何𩆓𩆓,群木尽槁叶尽丹。 日月迅駃犹飞湍,人间光景亦易殚。 离家不如在家安,胡为夫君乃游般。 自古共嗟行路难,摧轮折轴良可叹。 客中忧绪常万端,何当对面同歌欢。 愿得此身生羽翰,与君相逐同鸳鸾。 有怀未遂宁容宽,耿耿不寐遥夜阑。 孤鸿求匹声嘶酸,使我感物摧心肝。 翻译: 北风凛冽刺骨寒,阴云密布遮蔽天。树木尽枯叶尽红。 日月快速飞逝如急流,人生时光易消逝。
寒风 寒风萧萧吹我衣,迎晨入山采蕨薇。 译文 凛冽的北风阵阵吹来,我披上衣服去采野菜。 魍魉窥人猛虎啸,草间多露犹未晞。 译文 山中野兽窥视着人,猛虎在草丛中咆哮,草上的露水还未干。 历尽穷崖与阴谷,终朝采之不盈掬。 译文 走遍了高山低谷和阴暗山谷,一整天只采摘了一小捧。 忧心殷殷日将暮,手持空筐返茅屋。 译文 忧愁的心情越来越重,太阳即将落山,手拿一个空空的篮子回家。 贼臣恶子厌轻肥
神树词 村西大树高入云,树根作屋祠为神。 村农四时常祭赛,但愿长幼无灾屯。 更乞风雨皆调适,官不追呼无盗贼。 六畜蕃滋百谷成,报神之赐何终极。 问农当年未生树,此树之神何所附。 它时此树朽而仆,树神又向何方去。 农笑吾言吾笑农,浊泾清渭终难同。 译文: 村西有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扎在地里成为了村庄的神树,村民一年四季都会来祭祀,希望老少平安没有灾难。 人们还祈求风调雨顺,官员们不再追赶和驱赶
【注释】 吴侬:指江南地区。三月春尽时:指蚕吐丝结茧的时候,是春季结束的时候。蚕已三眠:指养蚕到三眠阶段时,即蚕的幼虫开始停止吃桑叶,准备吐丝了。蚕正饥:指蚕已经饿了。家贫无钱买桑喂,奈何饥蚕不生丝:家里贫困没有钱买桑叶来喂蚕,怎么偏偏这饿着肚子的蚕儿不生产丝呢!姑:这里指女子。妇姑:这里指年轻女子。携篮自相语:带着篮子一起相互交谈。谁知我侬心里苦:又怎能知道我这个女子内心是多么痛苦。侬
【诗句释义】 1. 四时之气秋最清:指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空气最为清新的时候。 2. 千崖风骨方峥嵘:形容山崖峻峭挺拔,像人一样有着坚强不屈的品格。 3. 石黛碧玉迭照映:石黛指的是青黑色的石头,碧玉指翠绿色的玉石,这里形容岩石的颜色与碧玉相映生辉。 4. 乔松老柏森纵横:指高大的松树和柏树交错排列,形成一片浓密的景象。 5. 上有白云可为佩:意思是说,山上有白云,可以佩戴作为装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