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星垣
【译文】 母亲是江东人,诸郎也是风流人物,眼泪洒在乌衣巷,叹息母亲已升天; 噩耗传来塞北,季子已是龙沙屏障,心伤墨绖事从戎。 【注释】 东:指王永盛的家乡,今安徽芜湖市。 诸郎:指王永盛的儿子们。 乌衣巷:三国时吴国大将王导居此街,故名乌衣巷。后多用以代称金陵(今南京)的繁华街巷。 陟屺:指远望故乡。陟,登高而望。屺,山无草木的地方。 噩音传塞北:指噩耗传到塞北边地。 龙沙屏蔽:即龙沙城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1. 挽太岳母联 2. 注释与赏析 一、诗的原文及逐句释义 第一句 “一从五载缔姻盟,记内子来嫔,辄言敬戒无违,追溯良箴原大母。” - 解释:自从五年前结为连理,每当我提及我的内人,总是提醒她要遵循规矩,不要违背。这句话反映了对妻子行为的规范和期望。 - 注释:“一从五载”指的是结婚后的五年时间,“缔姻盟”是指建立婚姻关系。 - 赏析
【注释】 挽王永盛母:王永盛是作者妻子,此诗为悼念其母。金萱:指王氏(永盛之母)。 【译文】 五株丹桂共峥嵘,女亦壮门楣;余荫胥由贤母教。八秩金萱悲萎落,我曾参末座;少年惭负贵人期。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王氏乃名门闺秀,有“五株丹桂共峥嵘”的盛誉。次句赞颂王氏不仅门庭显贵,而且德行高洁,能教子成才。第三、四句写王氏辞世,作者痛失贤妻良母,愧对恩师
译文: 惭愧年少没有能力,导致我的母亲困苦颠连,不读《蓼莪》诗仍然泪流满面; 幸运的是近年来终于牵上马车,尽儿子早晚奉养,忽然悲伤身体衰老更添酸心。 注释: - 蓼莪:古代诗歌中用来形容母亲或母亲的悲痛。 - 幸近年遂牵车志:庆幸近年来能够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 - 晨昏奉养:早晨和晚上都照顾和供养。 - 风木倍酸心:因年老而感到悲伤,心里酸楚。 赏析:
【注释】 挽二叔母杨太孺人及侧室纪孺人联: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挽诗。挽,用诗词来表达哀悼之情。杨太孺人和侧室纪孺人都已去世,所以作者要写挽词来表示哀悼。 樛木弄贤声,记从井臼同操; 靡芜寻旧迹,料得稿砧相见:这两首诗都是悼念亡妻的挽词。“贤声”,即贤德名声,指妻子的美德。 《诗经·小雅》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诗句,是说美好的女子与琴瑟相配,这里用来比喻夫妻恩爱,互相尊重。“井臼”泛指家务劳动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1. 想阿咸龙塞归来 - 这里的“阿咸”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人物或故事,而“龙塞归来”则暗示了某种归来或回归的场景。 - 译文:想起阿咸(可能是某个人物的名字)像一条龙一样从边塞归来。 2. 赋闲半载,得侍慈颜 - “赋闲”意味着闲居,没有固定的工作或责任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赏析作者在诗中展现的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仔细阅读选项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切不可脱离文本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解读,注意从全诗入手,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分析诗人在诗中的意象,并据此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第一句“与文郎为金石交,曾参末座,屡谒高堂”,是说作者和文郎是金石之交,曾参是孔子弟子
【注释】 1、本为我母连枝:本为,本来是;我母,指我的母亲。连枝,比喻亲如一体。 2、姊妹命难齐:姊妹,指姐妹们;命,命运。 3、半生来茹苦含辛:半生,即一生;茹苦含辛,忍受艰辛。 4、仅得馀甘回蔗境:馀甘,指剩余的甜味;回蔗境,甘蔗的甜处。这里比喻生活的甜美。 5、正祝阿姨老福:正祝,祝福;阿姨,对已婚妇女的称呼;老福,指老年的幸福。 6、郎君才竞爽:郎君,古代对未婚男子的称呼;才竞爽
这首诗是诗人为他的堂姊而作的挽歌。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 "饷馔感深情,忆从路隔重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堂姊深深的怀念之情。他回忆起和堂姊在一起的日子,那时候他们相隔很远,不能经常相见。 - "入室复谁怜馁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堂姊的同情和关怀。他希望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困境,并给予他一些帮助。 - "焚须悲往事,记取年逾八秩":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堂姊过去经历的感慨和回忆
【注释】 挽姊联:这是一首挽联,用来哀悼姐姐的不幸遭遇。 阿姊:姐姐。 夫未成家:丈夫还没有成家。 子能跨灶:儿子能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诸甥:外甥。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母亲的抚爱和关怀。 【赏析】 这首挽联是作者在丧母后,为悼念母亲而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第一句“饥寒可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生活艰辛的深深同情。第二句“佣役犹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