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郎为金石交,曾参末座,屡谒高堂,慈竹忽霜摧,忝我菲才襄大事;
叹贤母真贫苦命,老境方甘,病魔复扰,枯杨逢运厄,凭谁椽笔发潜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赏析作者在诗中展现的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仔细阅读选项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切不可脱离文本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解读,注意从全诗入手,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分析诗人在诗中的意象,并据此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第一句“与文郎为金石交,曾参末座,屡谒高堂”,是说作者和文郎是金石之交,曾参是孔子弟子,以忠诚信义著称于世,此处用曾参代指朋友,表明自己与朋友关系密切;第二句“慈竹忽霜摧”是说朋友家中有贤惠的母亲,慈竹林中竹子突然枯萎了,暗喻母亲因丈夫久病卧床而愁苦不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朋友母亲的关心;第三句“忝我菲才襄大事”是说惭愧自己才能平庸,却担当起重大的责任,暗喻自己是儿子,要承担起照顾生病的父亲的重任。第四句“叹贤母真贫苦命,老境方甘,病魔复扰”,感叹妻子真是命运多舛、生活困苦,老人安享晚年,却被病魔困扰。这一句是对妻子不幸遭遇的叹息。第五句“枯杨逢运厄”,意思是枯树遇到好运气,暗喻自己虽然身体衰弱但仍然能够尽责,希望妻子能早日痊愈。第六句“凭谁椽笔发潜光”,意思是谁能帮我写一篇悼念妻子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哀痛之情呢?这句是说自己只能借别人的笔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凭谁椽笔发潜光”的意思是:谁能为我写篇悼念亡妻的文章,来抒发我对妻子的哀痛之情呢?
【答案】
挽世伯母联(其一)
与文郎为金石交,曾参末座,屡谒高堂。慈竹忽霜摧,忝我菲才襄大事。
叹贤母真贫苦命,老境方甘,病魔复扰。枯杨逢运厄,凭谁椽笔发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