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邺
注释: 春日夜晚,我给远方的朋友写信,此时有歌女在南边或北边的花径上唱歌。 芳草覆盖的道路,春天刚刚回来,花儿半开半谢。 碧绿的山岭和温暖的波浪,大雁开始向南或北回归。 满楼的月光还是那么明亮,但是昨晚的歌女已经不来了。 愁闷的眼睛看向哪里,泪水滴落,像断了的玉簪。 征夫的马蹄停在何处?他在哪里驻足,留下了一片红色的痕迹。 半夜吟诗完毕,心中充满惆怅,从此兰堂锁上了绿苔。 赏析:
【注释】 故国:指长安。东归泽国遥,曲江晴望忆渔樵:故国在长安东边,远离家乡,在曲江的景色下遥望故乡,怀念家乡的渔人和樵夫。都缘北阙春先到,不是南山雪易消:京城的春天比南方来得早,而南山的积雪却很容易融化消散。瑞影玉楼开组绣,欢声丹禁奏云韶:皇宫中的楼阁上映照着吉祥的光芒,彩绣的衣裳华丽绚烂。宫中奏起美妙的音乐,庆祝皇帝的生日。虽然未得陪鸳鹭,亦酹金觞祝帝尧:虽然未能陪伴鸾鹤等祥鸟
题沧浪峡 门向红尘日日开,入门襟袖远尘埃。 暗香惹步涧花发,晚景逼檐溪鸟回。 不为市朝行路近,有谁车马看山来。 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注解: 1. 门向红尘日日开:指沧浪峡的入口面向繁华的城市,每天都被人群打开。 2. 入门襟袖远尘埃:形容进入沧浪峡后,外面的尘世喧嚣似乎都被隔绝了。 3. 暗香惹步涧花发:形容沧浪峡内花香浓郁,吸引了漫步的人去欣赏。 4. 晚景逼檐溪鸟回
【注释】 经:经过。洛城:今河南洛阳。 筑时:筑城的时候。驱尽千夫力:驱使了千名劳工的劳动力,用尽了他们的体力。崩处:崩塌的地方。 长恨:长久地怨恨。欲沾巾:眼泪将要流下来。 荒城:荒凉的城市。锦雉:彩羽的野鸡。麦陇春:麦田上的春天,指战乱后百姓的安居生活。 【译文】 当年建都洛阳,城墙高大坚固,可是现在却已破败不堪,使人望而生畏。 在洛阳城里,我走过了许多次。每当路过这座城垣
秋日怀江上友人 行子岂知烟水劳,西风独自泛征艘。 酒醒孤馆秋帘卷,月满寒江夜笛高。 黄叶梦馀归朔塞,青山家在极波涛。 去年今日逢君处,雁下芦花猿正号。 【注释】: ①行子:行者,离家远行的人。 ②西风:秋风。 ③芦花:指芦苇。 ④朔塞:北方边塞。 赏析: 此诗是作者怀念远方友人而作。诗人在秋日里独驾舟船,泛游长江之上,与友人相遇于芦花丛中,饮酒赋诗,共叙友情。然而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朋友的牵挂
【注释】 闻杜鹃:听到杜鹃鸟的啼声。闻:听见,指看到或感觉到。 碧山前:青翠的山峦。一宿:一晚上,一个晚上(夜)。 明月东风叫杜鹃:月亮高悬,春风轻拂,杜鹃鸟鸣声嘹亮。 孤馆:一个人住的空房子。觉来:醒来。听:听着。夜半:深夜时分。 羸僮:瘦弱的仆人。亦无眠:也睡不着。 汝身:指杜鹃鸟本身。哀怨:忧伤和怨恨。犹:仍然,依然。如此:像这样。 争得:怎么能够。苍苍:苍老的样子。知:知道,了解。有恨
《趁职单于留别阙下知己》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离开朝廷时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下面将逐句对译这首诗的内容
【解析】 1. 春半——指春天过半,时值初夏。 2. 太平天子昔巡游——指当年唐玄宗李隆基曾到上阳宫游玩。 3. 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洛阳有座龙门山,与上阳宫相隔不远。龙门山上的香炉峰下,有伊阙水注入洛河。“千门”指宫殿众多,“嵩山”指龙门山;“洛水流”指伊阙水流入洛河。 4. 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深宫内幽静,只有笙歌之声,燕子也停止了鸣叫。远处观望皇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句的意思理解透彻,然后把握诗人的情感。“野店暮来山畔逢,寒芜漠漠露华浓”的意思是:野外的小店黄昏时在山边出现,长满茅草的原野漠漠茫茫一片,露水晶莹洁白;“窗间灯在犬惊吠”的意思是:窗外灯光闪烁,狗突然狂吠起来;“溪上月沉人罢舂”的意思是:溪水边上,月儿落下了,人们也停止劳作休息;“远别只愁添雪鬓,此生何计隐云峰”的意思是
【注释】 槐花:槐树的花,又称木犀花。 行宫门外陌铜驼:行宫门外有铜铸的骆驼。 两畔分栽此最多:在行宫门外两侧栽种最多。 争开金蕊向关河:争先开放金色的花儿向关河远望。 层楼寄恨飘珠箔:在楼阁上寄托哀愁,随风飘散着珠帘。 骏马怜香撼玉珂:骏马因怜惜花香而震动着玉饰的马鞍。 愁杀江湖随计者:愁苦得让随计的人感到难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槐花的诗。 首句“行宫门外陌铜驼”,点明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