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
诗句:枳实绕僧房,攀枝置药囊。 译文:枳树的果实环绕着僧人的小屋,他们攀爬树枝,将果实放置在药袋中。 注释:“枳实”指的是枳树的未成熟果实,“僧房”是僧人居住的地方,“攀枝”表示攀爬树枝,“药囊”是装药的袋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僧人们在枳树下采摘果实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僧人们的勤劳和智慧。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注】刘寰:唐人,字元度,任淮南节度使。南巢:指扬州,因南渡后建都于此而得名。 【赏析】这首诗是送刘寰北归的诗作。诗人以“南巢登望县城孤”开篇,写扬州城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独凄凉。接着,又用“半是青山半是湖”来写扬州的自然风光。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诗句,却蕴含着深沉的感慨。诗人对扬州的感情是如此深厚,以至于他宁愿选择在这里度过余生,也不愿离开。而当他不得不离开时,心中自然充满了不舍和遗憾。这种情感
重阳节寄赠上饶李明府重阳的秋天,南飞的大雁还没有衔着芦花,我才感到他乡的节日已经到来。 旅馆里只听见蟋蟀在鸣叫,邮递员却不懂得献茱萸。 陶渊明在哪里登高醉酒,我这位疲倦的游子停舟一事无成。 明年公田多种黍,不要让黄菊嘲笑杨朱。 赏析: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当时作者正在鄱阳湖一带流寓。诗人与李明府虽为同僚,但此时因战乱而天各一方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张元易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其一,“盛德高名总是空”,意思是说,你的德行高洁,名声显赫,但终究是一场虚无。“盛德高名”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总是空”意谓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 其二,“神明福善大朦胧”,意思是说,你虽然有着神妙的神通和行善的能力,却依然被蒙蔽,不能洞察真相。“神明”指神通广大;“福善”指行善积德
酬浚上人采药见寄 玉英期共采,云岭独先过。 应得灵芝也,诗情一倍多。 注释: - 玉英期:指与朋友约定的采摘时间或地点,即一起采摘玉石般珍贵的草本植物。 - 云岭:形容高山云雾缭绕。 - 独先过:独自提前到达。 - 应得灵芝也:意味着在这次相聚中,你也会有所收获。 - 诗情一倍多:意味着你的诗歌情感会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厚。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友情之深、志趣相通的诗作。首句“玉英期共采”
诗句解读 - 兄弟飘零自长年:描述了兄弟们离散多年,各自漂泊的生活。 - 见君眉白转相怜:看到刘南史(别驾兄)的白发,感到深深的怜悯和关怀。 - 清扬似玉须勤学: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像玉石一样纯洁美好的人应该勤奋学习。 - 富贵由人不在天: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认为富贵并非天命所赐,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 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形容家乡被战火笼罩,道路变得荒凉
【注释】: 1. 达晓:天明。 2. 寝衣冷:一觉醒来,发现被子还冰凉着。 3. 开帷(wéi)霜露凝:推开窗帘,看到窗外的景色已经结霜。 4. 昨夜:昨夜,昨天晚上。 5. 一片枕前冰:枕头前一片冰冷如冰。 【译文】: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就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被子还是冰冷的。我推开窗户,只见外面的景色已经结了霜。昨晚的泪水还未干涸,枕头前一片冰冷如冰。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 “乌府”通常指代乌衣巷,是东晋时期贵族聚集的地点。这句诗意味着在东晋的乌府内(或类似的社交场所)度过了几年时间。这里的“凫”(水鸟)象征着随波逐流的生活。诗人通过“归”,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繁华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无奈感受。 2. 关吏迷骢马,铜章累绣衣。 - “关吏”指的是边关官员。“迷骢马”形容马匹因迷失方向而无法前行
注释:从弟指的是我的堂弟,赴上都指的是前往京城。秦城远指的是从弟弟要去的长安(古都)距离家乡很远,囊装楚客贫指的是从弟弟要携带的行李很简陋,也很贫穷。月明思远道指的是月光明媚的时候,思念远方的路途。诗罢诉何人指的是诗歌写完后,不知道向谁倾诉。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堂弟去京城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从弟远行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不舍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解析】 “相国”指代汉文帝时丞相萧何。 【答案】 注释: ①登高,登上相国寺的高楼。 ②晴日登临好,晴朗之日登上高楼眺望风光很好。 ③春风各望家,在春风中各自盼望家乡。 ④垂杨夹城路,垂柳掩映着夹杂在城中的路。 ⑤客思逐杨花,客中的思绪就像飘散的杨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