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
诗句释义: 1. 凋残精舍在 - 描述一座已经衰败的佛寺。 2. 连步访缁衣 - 表示连续不断地访问,缁衣指的是僧人常穿的衣服。 3. 古殿门空掩 - 指古老的寺庙的大门关闭着。 4. 杨花雪乱飞 - 形容春天飘落的柳絮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 5. 鹤巢松影薄 - 描述一只鹤在一个松树旁搭起了巢穴,影子显得很薄弱。 6. 僧少磬声稀 - 说明寺庙里僧人不多,因此敲响的磬声稀少。 7. 青眼能留客
扁舟水淼淼,曲岸复长塘。 古寺春山上,登楼忆故乡。 云烟横极浦,花木拥回廊。 更有思归意,晴明陟上方。 译文 在扁舟中缓缓前行,水面上波光粼粼,两岸是连绵不断的长塘。 春天来临,古老的寺院坐落在青翠的山岭之上,登上高楼,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 云雾缭绕,横亘在远方的小河之滨,花儿和树木簇拥着回廊。 心中更加坚定了归乡的想法,趁着晴朗的日子,踏上通向山顶的路。 注释 - 扁舟:小舟
逐句解释 1. 野寺僧房远:描述了一座位于乡村的寺庙和僧房,它们显得非常遥远。 2. 陶潜引客来:提到陶渊明(即陶潜)邀请客人来访,表明这是一个文人雅集的场景。 3. 鸟喧残果落:形容树上鸟儿鸣叫声中,落下了已经有些腐烂的水果,可能是秋天的情景。 4. 兰败几花开:描述兰花已经凋谢,而周围的花又重新开放,意味着季节的变化。 5. 真性知无住:这里的“真性”可能指自然的本质或真实本性
诗句解释: 1. 毗陵过柱史 - “毗陵”可能是指地名,“柱史”指的是古代的官职,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官员。 2. 简易在茅茨 - “简易”可能表示简单或朴素,“茅茨”是茅草盖的屋顶,这里可能表示这位官员住所的简陋。 3. 芳草如花种 - “芳草”是指生长在田野中的草,“如花种”可能意味着它们像花一样美丽。 4. 修篁带笋移 - “修篁”可能是指长而直的竹子
赋得月下闻蛩送别 物候改秋节,炎凉此夕分。 暗虫声遍草,明月夜无云。 清迥檐外见,凄其篱下闻。 感时兼惜别,羁思自纷纷。 注释: 1. 物候改:季节变换,万物开始变化。 2. 炎凉:比喻世事的冷暖、得失的变化。 3. 此夕分:指这个夜晚的天气和气氛。 4. 暗虫声遍草:指蟋蟀等昆虫在草丛中发出的声音。 5. 明月夜无云:意思是月光皎洁,没有云遮挡。 6. 清迥:形容声音高远、清晰。 7. 凄其
【注释】 从来:自从。台榭:高楼。 倚阑干:凭栏远眺,这里是说“不敢”。阑干:栏杆。 零落:凋谢,凋残。成血:指花瓣飘落。 高楼直下看:站在高处向下看。 赏析: 此诗是咏叹红梅的佳作。诗人以“绿珠怨”为题,将花拟人化,把红梅比作被弃的女子,表达了对红梅的怜惜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构思巧妙,富有情韵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含香仍佩玉,宜入镜中行。 - 注释:指佩戴的香囊仍然散发着香气,仿佛在镜中行走。 - 赏析:此句表达了离别时不舍的情感,香囊中的香气似乎仍在持续,象征着对离去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深的思念。 2. 尽室随乘兴,扁舟不计程。 - 注释:全家人都随着心情去旅行,小船不问距离多远。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种轻松自在、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无论目的地有多远,只要心情愉快
【注释】 ①杨闲侍御:指杨敬之,字闲侍。 ②移星使:指皇帝派遣使者。 ③紫微:皇宫的门户。 ④手中霜作简:形容诏书如霜雪一样洁白。 ⑤身上绣为衣:比喻杨敬之穿着华丽衣服。 ⑥骢马:骏马。 ⑦台乌:古书上说,天上有乌鸦,因古人常以乌鸦为不祥之物,所以称御史官为“台乌”。 ⑧亲朋皆避路:指杨敬之到任后,人们都避开他走。 ⑨不是送人稀:意思是说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要送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见诵甘泉赋,心期折桂归。 凤雏皆五色,鸿渐又双飞。 别思看衰柳,秋风动客衣。 明朝问礼处,暂觉雁行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题,点出李元规赴举的目的地。颔联写李元规才高八斗,如凤凰般美丽,如神龟般长寿,是人中之龙。颈联则描绘离别时的伤感,看着那已经衰老的杨柳,感叹着秋风吹起了我的衣裳。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祝愿,希望他们早日取得功名,实现梦想。全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情感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春日卧病(注释:描述春天时因疾病而卧床不起) 2. 楚客经年病,孤舟人事稀(注释:诗人自称楚地的旅人,已经一年没有处理日常事务,生活显得孤独) 3. 晚晴江柳变(注释:在晴朗的日子里,江边的柳树颜色变得柔和) 4. 春暮塞鸿归(注释:春天即将结束,塞北的大雁开始返回) 5. 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注释:通过对比现在和以往,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