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
解析: 1. 诗句:“二载天涯落魄行”,这里的“二载”指的是两年,“天涯”通常指代远离家乡的他乡,“落魄行”则形容诗人这两年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 2. 译文: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我在外漂流不定,现在终于有船只可以回家了。 3. 注释:“江城”是古代对某城市的一种称呼方式,此处应理解为作者的家乡或目的地。 4. 赏析:诗人通过“二载天涯落魄行”表达了自己这两年在外流浪的艰辛和孤独
【释义】: 在伯蕃的家里过夜,院子里的花扫得干干净净。坐看槐树的绿阴斜斜地倾斜。炉边此夕添佳话,风中枯枝凑煮茶。 【译文】: 在伯蕃家过夜时,我打扫干净了庭院,一夜里花都落光了。坐着看槐树的绿叶斜斜地倾斜。炉旁这个夜晚增添了许多佳话,风吹着树枝,树枝上落下的枯叶正好可以用来煮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伯蕃家中过夜所作。首两句写庭院一夜之静与花之落尽
【注释】 渔镫:指渔民的灯。 筇杖:竹制的手杖。 【译文】 飞尽了乌鸦,归巢时发出叫声,暗携着手杖在涧边行走。 遥望天边,黑色一片,没有行人,数点渔火映照出点点光亮。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六年(811)冬夜,泊舟宿岸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清静幽美的夜景图。首二句写景,先声夺人,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三、四句则用白描手法描写诗人在月下独行的情景,以乐景衬哀情,表现诗人孤独凄冷的心情
初入黉塔湾 深秋不异早春时,约在秋前秋故迟。 竹粉犹新留生啸,焦筠未谢待题诗。 注释: 1. 初入黉塔湾:指初次踏入学校的校门,象征着新的起点和开始。 2. 深秋不异早春时:深秋季节与早春时节相似,都有着新的开始和生机。 3. 约在秋前秋故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一些变化,就像秋天比春天更早到来一样。 4. 竹粉犹新留生啸:竹子的新芽仍然新鲜,仿佛还保留着生长的活力,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独行 独行我心怀羞怯,带着钱囊独自前行。 孤单一人在凉意中行走,道路旁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无数美景增添旅程,错将这景色认作家乡
诗句及译文: 1. 诗句释义: 潼关。 - 译文: 面对强敌,潼关已设防。 2. 诗句释义: 临晋渡既防。 - 译文: 在潼关的临晋渡也做好了防御准备。 3. 诗句释义: 弥缝阙易补。 - 译文: 一旦出现破绽,就容易修补。 4. 诗句释义: 贼势虽猖狂,所下皆绝圉。 - 译文: 贼寇虽然凶猛,但他们所到之处,都难以立足。 5. 诗句释义: 顿兵坚城下,仰攻势自阻。 - 译文: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今年二月晦,杨花迎马蹄。” - 注释:在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杨花随着马车的轮迹飘散。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随风飘动,仿佛是春天的信使。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2. “去年四月朔,始见杨花飞。” - 注释:去年四月初一,我第一次看到杨花飞舞。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诗人通过潼关战役的失利,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鹿死不择音,事急将伯助。 注释:比喻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不顾原则,寻求他人的帮助。 译文:就像猎人在鹿快死的时候,会不顾自己的猎枪是否合适,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去射杀它。 2. 借仇报仇来,以毒攻毒去。 注释:用仇恨来对付敌人,用毒药来攻击敌人,以消除仇恨或解决问题。 译文
【注释】 散步(chán sàn):闲居无事时,外出散步。 寒日静坐长:寒冷的阳光下静静地坐着。 落落散幽步:独自漫步于幽静的地方。 草蔓幸樵既:幸运的是,砍柴的人已走远。 登陟不必路:攀登山巅,不需要找路。 涧叶短短红,不数枫林树:涧边的小叶虽然很短,但并不比枫树林里的枫叶逊色。 风浪夕阳水,树烟远口渡:风吹浪涌,夕阳映照在波涛上,远处的渡口飘着淡淡的炊烟。 暧暧见归人,仓皇解草屦
诗句解析: 1. 今日天雨露,独荣荆棘枝: - 这句话表达了在自然中,虽然荆棘(常被视为不显眼或不利的象征)也能享受到滋润和生长的机会。"雨露"象征恩泽或滋养。 2. 荆棘窃雨露,自矜桃李姿: - 荆棘通过接受“雨露”(即水分和养分),表现出一种自信或自得其乐的姿态。这里用“窃”字形容荆棘的这种行为显得巧妙且有策略。 - “桃李姿”指的是美好的花朵和树木的姿态,通常用来象征优雅、美丽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