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
【注释】: 出 关 门 百 里 宿 沙 河 站——指从潼关出发,在黄河边上的沙河驿歇夜。 关 南 沧 海 浮 天 白,漠北连 峰 拔地青——指黄河以东是沧海,黄河以南是平原,黄河以北是群山峻岭。 一 片 河 山 围 鄣塞,几 家 烟 火 接 边 庭——形容关内关外都是辽阔的疆域。 辽歌调 苦 风还 断,芦 酒愁多夜易醒——指北方民族的音乐和生活习俗。 却 喜 皇 威 临 绝域
这首诗是《平滇雅三篇》的第三篇,名为《滇池》。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箕张翼舒,合围于原。 箕张翼舒,指的是像箕和翅膀一样张开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滇池周围的地形和地貌。合围于原,意味着滇池如同被包围的平原,四周都是广阔的土地。 兽穷于阱,人或兽哀。 兽穷于阱,比喻野兽被困在陷阱里无法逃脱,这里用来比喻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们。人或兽哀,表达了对于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们感到的悲哀。 快彼凶丑
这首诗是黄鹤楼歌送魏使君,作者是崔颢。 诗句释义: 1.我初旅食京华游,结发愿识韩荆州。 —— 我当初在京城谋生,立志要结识像韩荆州这样的大人物。 2.掖梧萧萧苑花寂,忆昨含香西殿头。 —— 西苑的梧桐树萧瑟地摇曳着,我怀念曾经在那里含苞待放的花朵。 3.是时武英数奏事,九重动色亲嗟异。 —— 在这个时候,武英多次进言献策,皇上对他非常赏识,亲自赞叹他不同寻常。 4.骢马朝回白玉鞍
``` 邯郸道上 炊熟黄梁已是迟, 海门归路几人知? 却怜朝市纷纷客, 怕说卢生梦醒时。 注释: 1. 邯郸:古都邑,县名。周、秦、汉时为黄河北岸最大的商业中心,亦为中原交通要冲。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 2. 炊熟黄梁:形容时间过得很慢,仿佛在梦中一样,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煮熟一锅米饭。 3. 海门:泛指沿海地区。 4. 归路:回家的路。 5. 朝市:朝廷和市场,指政治经济中心。 6. 纷纷
平滇雅三篇 其一 岳湖逐寇 乃饵乃诱,乃为盗守。 帝援天予,铩羽截鳞。 岭海革面,蒙羞来臣。 禽暴于威,柔矶于恩。 盗失厥助,飞魄殒命。 老雄野死,枭雏栖栖。 巢湖饮海,倾摇于波。 尔居臲臲,我步逶迟。 大袒高骧,贼焉遁逃。 洞庭汤汤,岳阳峨峨。 载驱载驰,爰拔厥家。 惟人归德,惟帝之谟。 穷经窟宅,是剪是屠。 我武燀耀,式廓鬼区。 百蛮万国,傒我来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平滇雅》
分流水送人北归 分开的水道,水流溅溅。 行人到了这里,静静地无言相对,泪水洒落如分流的泉水。 我行走在南边,几千里的距离,充满深情地送你远行到北方。 向北的河相送你,路途遥远;向南的河水相迎你,路很长。 与你分别时,分流的地方,春草、春花易使人断肠。 翻译: 1. 分开的水道,水流溅溅。 - “分流水”指的是两股分开的水流。“流溅溅”形象描绘了水流的动态和声响。 2. 行人到了这里
东山亭子放歌 东山望南山,百里堕我前。 山亭横绝浮空翠,阑于缥缈临无地。 我来气与霜天高,风尘归后寒萧骚。 拂衣枕石每独往,垤蚁群笑沧溟鳌。 百事回头如旧否,一片青山落吾手。 倦客重寻冈上庐,童时旧种门前柳。 尽扫西风万古愁,且倾落日三杯酒。 君不见谢公高卧东山时,起为苍生已白首。 昔时丝竹转凄凉,美人黄土今安有? 百年我亦一东山,日夕樵歌动林薮。 译文: 在东山亭子里放声高歌
《渡江见焦山有作怀林吉人》 作者:王之涣 江流近海迎朝暾,焦山苍苍当海门。 忆君焦山《古鼎篇》,势凌海日倾江源。 金山楼观特瑰丽,撞钟伐鼓风涛喧。 我行再过焦山下,海云堂中空梦魂。 兹山不到屡惆怅,怀惭竟践苏公言。 惟我与君亦如此,知祢不荐昔人耻。 只有思君日夜心,长江湛湛东流水。 【注释】 1. 朝暾:初升的太阳。 2. 《古鼎篇》:古人的鼎器之作,这里指诗中的《古鼎篇》。 3. 金山楼
滇池汹汹,帝乃平之。 这首诗的开头描述了滇池汹涌澎湃的景象,但最终被皇帝平定。 匪彼元戎,惟帝之功。 没有那些英勇的将士,只有皇帝的功劳。 高居北极,洞视下方。 皇帝站在最高的地方,俯瞰整个天下。 惟仁智勇,克靖万邦。 只有仁慈、智慧、勇气,才能平定万邦。 帝命臣塔,汝从西粤,急捣其窟。 皇帝命令我塔,你去西粤,迅速攻击敌人的巢穴。 塔拜受命,衔枚束刃。 塔接受了命令,他带着武器悄悄地前进。
平滇雅三篇 其一 岳湖逐寇 岳湖洋洋,我武洸洸。 谓南有藩,无敢撼我疆。 岳湖滔滔,我武嚣嚣。 谓南有藩,无敢阚我郊。 我疆大矣,我圉溢矣! 芽蘖其间,竦棘合猬。 昔我南藩,化为异类。 帝如两大,以覆以载。 推食以食,解衣以衣。 迁之善地,勿剪勿拔。 彼惟狂昏,狡焉生心。 肆为诛首,启戎于南。 如螗奋臂,如蚋决眦。 首仰臆张,如豕斯鸷。 惟帝咨嗟,惠威是崇。薄往禽之,孰佐予功? 予矜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