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鉴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叹息行贻化父山中:表达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的感慨,对化父(可能指某种文化或教化的导师)的思念。 2. 叹息复叹息,寒至暑忽易:描述了季节的变化无常,冬天过去春天来临,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迅速。 3. 蜉蝣宇宙间,不如雪鸿迹:蜉蝣是昆虫,寿命很短;而雪鸿则是高远的飞翔之物,比喻短暂与长久的对比。 4. 君昔朱明卧独醒,著书三万干天庭:朱明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节气
诗句翻译: 长夜不寐,起身望青天。 译文: 在漫长的黑夜里,我无法入睡,起身望向那高远而宁静的青天,它仿佛是心灵的避风港。 注释: - 长夜:指漫长的夜晚。 - 愁不寐:形容因忧愁而难以入睡。 - 起视:起身的动作。 - 青天:天空的颜色,通常象征着广阔和无限的可能性。 - 浮:漂浮、悬浮的样子,这里比喻天空的高远和清澈。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中
【注释】 祁四衍:诗人自指。曾之燕书:指代朋友的书信,“曾”是副词,表示时间,“之燕”是地名,这里泛指朋友所在的地 方。约别:约定分别。伏枕:卧病在床。赠之:赠送给他。何来双鲤鱼:为什么送来两只鲤鱼?双鲤,古代用鱼为礼品,双鲤即双鱼,比喻友情。中有故人书:这两条鱼中藏着你的一封信,故人,旧时朋友。一字一叹息:每读一封信就叹息一声。逝将辞旧墟:就要告别故乡,去到新的城市。北上黄金台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洞夹朱明胜,峰环玉女深。 注释:“朱明”可能是指日出时阳光的颜色,这里形容山洞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亮。“玉女”通常指仙女,这里形容山峰环绕的景象。 赏析:诗人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石洞的美丽景色。 2. 晴窗含岫色,夏木舞溪阴。 注释:“岫”是山的意思,“阴”指的是树木在夏天的影子。 赏析:诗人通过窗户看到了外面的山景
华麓山人初度 罗公萧散烟霞客,年馀五十头初白。 田多种秫客满堂,公也千顷陂汪汪。 生绡落笔飞云雾,秀句掷地声琳琅。 我本江湖澹荡者,青袍问旧来莲社。 下我堂中榻月馀,徜徉水石忘朝夜。 腊梅照眼应悬弧,酒朋棋伴相招呼。 百年鼎鼎但行乐,胡为局蹐如辕驹。 公今抱瓮同汉叟,坐使闾阎风俗厚。 况多玉树映庭阶,为公歌劝千金寿。 【注释】 1. 华麓:即华容山。2. 罗公:指罗隐。3. 烟霞客:指隐士。4.
诗句翻译: - "今代推贤隽,如公复几人。":在当代推荐贤能之士,像你这样的人又有几人? - "文章高侍从,礼乐重成均。":你的诗文才华高超,礼仪和音乐都非常重要。 - "白雪传家学,青云报主身。":你家族的学问传承至今,而你也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国家。 - "虞山曾泽雾,燕市几看春。":你曾经在虞山治理过洪水,并在燕市治理过火灾。 - "岂谓沉金马,犹能对木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怀赵太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偃仰衡门下,怅焉陟高岑。" —— 在这里,“偃仰”意味着放松或休息,而“衡门”是指简陋的门户,这里可能指作者居住的地方。"怅焉"表示作者因思念某人而产生的惆怅之情,而“陟高岑”则表达了作者登上高山,面对远方景色的感慨。 第二句: "采秀遗所思,日暮江流深。" —— 这里描述了一种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处
注释:我在叹息中向化父山中行贻,要为天下留下美好的教化。我必须在云亭东面等待,坐看海上日出、鸡鸣涌起。 赏析:作者在《送王昌龄之岭南分得山字》一诗中写道“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起居。”,这首诗便是在告别王昌龄时所作。 第一句“叹息行贻化父山中”是说,我在叹息中向化父山中行贻,要为天下留下美好的教化。化父山即会稽山,相传夏禹曾在此铸鼎,故又名禹鼎山。“贻”是赠送的意思。
祁四衍曾之燕书来约别伏枕赠之 祁四衍曾,字子远,是王维的朋友。他曾在诗中写过“与君同姓,乃天下一家”,可见他与王维的交情很深。这首诗是王维写给他的。王维当时正在长安,而祁四衍曾要去江陵。 念子远行迈,采采芳洲杜。 思念友人远行,心中充满了忧愁。 长路多虎狼,白日忽已暮。 路途遥远,有许多的危险和困难。 怅彼行者遥,不惜居者苦。 朋友远行,自己却感到孤独和痛苦。 与子连枝鸟,分飞在中路。
赵少宰灵洞山房 地挹金华胜,山标瀫水奇。 六岩纡洞府,双涧汇天池。 柳暗桥偏隐,松迷径转疑。 开林青嶂出,倚杖白云随。 宅閟仙灵久,书藏太史宜。 计先归隐卜,俸罄买山资。 金马言曾抗,周南滞不辞。 道高容偃蹇,心远合栖迟。 不用夸盘谷,还能胜渼陂。 堂虚岚隐见,楼静树参差。 象逼中峰峭,云扶怪石欹。 寒淙锵户牖,皎月镜涟漪。 蓬辟过求仲,鱼游乐惠施。 雄谈消载酒,清兴续弹棋。 扫叶供烹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