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柄德
这首诗是乾隆帝在圆明园引见后,口占的四首纪恩诗中的一首。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五色天书彩凤腾":这一句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祥瑞景象,凤凰在天际飞翔。"五色"代表吉祥的色彩,"天书"则可能是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彩凤腾"形容凤凰在空中翱翔,象征着皇恩浩荡。 - "圣恩高厚貌躬膺":这句话表达了对皇帝恩德的感激之情。"高厚"表示恩德深厚,"躬膺"意味着亲身承受
【注释】 六月初二日,圆明园引见,口占纪恩四首——在圆明园接见群臣时,作者即兴作诗。 禁柳斜斜露未干:禁柳,指宫廷内的柳树。 从容引退听和鸾——从容:悠闲、不慌不忙的样子。引退:退朝或辞官。和鸾:和谐的鸾凤鸣声。 回瞻御气瑶台迥:御气,指皇帝的龙气。瑶台,指皇宫中的楼阁。 叨沐恩波太液宽:叨:承蒙;恩波:恩惠的波浪;太液池,北京旧称中南海。 银汉几层悬镜朗,玉壶一片置身寒:银汉,银河。几层:多层
以下是《挽王蔗芗明四首》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佗傺忳忳病易侵”:形容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疾病相伴随的状态,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2. “还凭曲檗解烦襟”:通过寻求一种方式或物品来缓解内心的烦恼,这里的“曲檗”可能是一种药材或象征性的物品。 3. “不堪有七嵇中散”:无法忍受像嵇康那样的生活状态,嵇康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放达不羁在当时是备受争议的。 4.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水韵,属于律诗格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鸣珂队里晓风凉,御苑荷花冉冉香。” - 鸣珂:指马铃声,常用来形容车马声或宫廷中的声响。 - 晓风凉:早晨的风凉爽宜人。 - 御苑:皇家园林,即圆明园。 - 荷花:荷花是夏天的象征,也常在宫廷中作为观赏之用。 第二句:“阊阖开时移树影,帡幪高处隐朝阳。” - 阊阖
归舟道中寄新繁大尹王蔗芗四首 会面为难别更难,简书频促上征鞍。 赠言无计将何赠,官况同清笑此官。 注释:与朋友分别时很难,再次见面更困难。书信频繁催促我上路出征。无法用言语表达我的心意,只能以官职的高低来比喻。 未许青山当玉沥,好从仙吏问金丹。 注释:不愿意让青山挡住我的去路,愿意向神仙般的官员请教炼丹之术。 望君此后佳消息,如向晴云高处看。 注释:希望您有好消息传来
译文: 凌云妙笔匠心独运,香案前趋班跻登台。 文藻如山常照我眼,肝肠如火怎能灰。 枯桐入灶枉留尾巴,玄鹤升天不复胎。 抛我衰残徒吊影,八哀诗篇更添哀。 注释: - 凌云妙笔: 意指高超的文笔或艺术才能。 - 香案趋班: 形容文人雅士在祭拜神灵或皇帝时恭敬的样子。 - 文藻: 文学才华或文采。 - 香案: 古代用于祭祀的桌子,这里指的是祭祀场所。 - 肝肠: 比喻内心的痛苦或情感。 - 劫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技巧和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联,第一联“丙辰秋黄水漫口,奉家慈及眷属寄居徐郡城”写诗人在黄河南岸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被迫寄居徐州城。第二联“丁巳春,公暇赴省,侨居数月,旅窗述怀”写诗人在徐州期间的生活情景。第三联“久作彭门客,羁心强自宽”写诗人在徐州生活期间的心境。第四联“故园松菊好,翘首暮云端”写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是苏轼的《豆腐诗》,下面是它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漫嫌留客少盘飧,春韭秋葵共讨论。 释义:我虽然有些嫌客人留下的饭盘太少,但是春天的韭菜和秋天的葵花一起讨论着。这里的“盘飧”指的是饭盘,“春韭秋葵”则是指韭菜和葵花,都是常见的食材,常用于烹饪。而“讨论”则表示他们在用这些食材进行烹饪。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客人在餐桌上的愉快交流,以及他们对于美食的共同热爱。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豆腐诗次韵二首》,下面是诗句和翻译: 1. 采菽中原正及秋,一筐好借水云溲。 译文:在中原大地收获大豆的时候,正好赶上秋天,一筐好的大豆可以拿来用水浸泡。 关键词解释:豆子 - 指大豆;中原 - 中国中部地区;秋天 - 农作物成熟的季节;一筐好 - 好的,品质高的;水煮 - 用水泡豆子使其软化;溲(sòu)- 用水泡豆子。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采集大豆的情景
【注释】 繁川:即四川。 沧江:指江流。杜甫诗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梅市人: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这里借喻隐士。 【赏析】 第一首是回忆与王蔗芗的友谊,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第二首是回忆在四川的生活,感慨时光飞逝。 第三首是回忆在四川的生活,感叹岁月流逝。 第四首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