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集孙
【注释】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离开家。自,从,代词作状语。君,君子,指丈夫。 蛾眉不复扫:蛾眉,眉毛。蛾眉不复扫,意即不再用眉扫帚来拂尘。此句是说因为夫君的离去,自己已无心家务琐事。 宝鉴委埃尘,玉容为谁好:宝鉴,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子;玉容,指美丽的容颜。 【赏析】 这首《有所思》是一首闺怨诗。全诗以“蛾眉不复扫”一句开篇,直抒胸臆,点明题意。首句起得突兀,而结尾又戛然而止,一气呵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内容表达了对自然美和音乐艺术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第一句:彼美山中桐,千古生清风。 译文:“那山中的桐树,千年来生长在清风之中。” 注释:“彼美”表示赞美之意;“山中桐”指的是山中的桐树;“千古生清风”形容桐树历经千年依然能享受清凉的空气。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山中桐树的生长环境及状态,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命力的赞赏。 第二句:斫削罗徽弦
此诗是诗人于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九月十五日,与王介甫、李德叔、陈和之、张晋臣等人同游大觉禅寺,并分韵赋诗之作。诗题《西山》取自佛家语,意指心如西天,即佛国。 仆仆事行役,度尽千峰顶。 恣览亦云倦,困卧殊未醒。(第一句:形容自己奔波劳碌,不停歇地行走,已经走遍了千座山峰的顶峰。第二句:纵情欣赏美景,也感到疲惫不堪,无法入睡。) 西爽俄见要,前约欲重订。(第三句
【注释】 古乐府:汉、魏、六朝民歌。内容多写妇女的生活,风格朴素,音节明快,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 郎别二十春:指男子与妻子分别了二十年的春天。 淮头捷:淮阴侯韩信在垓下大败楚军后,乘胜追击到长江边,即所谓“淮上”之“头”。捷报。 双胡蝶:双蝴蝶,比喻男女情人。 滴泪写胭脂,欲寄南雁群:用眼泪和胭脂写成字条,想通过南飞的大雁传递给丈夫。 南雁群:指雁南飞时排成的行列,也泛指大雁。
坚冰 滕六巧呈瑞,平白一尺高。 霜风凛烈生,挟夜声如号。 冰澌条玉箸,瓦缝镜银膏。 茆檐顿暴富,掩映何奢豪。 晶光动闾里,健羡等儿曹。 此时轻脆资,坚谓千载牢。 一旦阳明升,消泮蔑纤毫。 奚独此为然,世事亦滔滔。 注释: 1. 滕六巧呈瑞:滕六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六件宝物,呈瑞表示吉祥。 2. 平白一尺高:意思是说这些宝物突然变得高大起来。 3. 霜风凛烈生:形容天气寒冷刺骨的感觉。 4.
公无渡河 公:你,指诗人自己。渡河:横渡黄河。 公:指诗人自喻为“河伯”。 渡河:横渡黄河。比喻不经考虑而轻举妄动。语出《庄子·大宗师》:“且夫得彼道之精者……以游无穷者……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 你(诗人)不要轻率地横渡黄河,你(诗人)千万不要横渡黄河!你一定要渡过黄河又怎么样? 波涛汹涌,又有什么可怕呢?中原还没有收复,你又多了一个目标。 译文: 你不知道平地上也会有风波吗
【注释】 “夜半”两句:指深夜,突然惊醒。倏(shū),忽然,极短的时间。秋鸣,指秋虫的叫声。 “掣(chè)电”二句:形容风急雨猛,闪电雷鸣,大雨倾盆。掣电,闪电。迅雷,雷声隆隆。 “逆知”二句:意谓在天时变化中,我预感到大自然有其深意。逆知,逆料。造物,指自然界。揫(fú)敛,聚集。万宝,万物。成,形成。 “天威”二句:意谓天的威力不是一时所能消灭的。不竟夕,即不尽一夕。须臾,片刻。山月明
诗句解释 - 秋风悲:秋天的风声,带有悲伤的情感。 -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落叶飞:形容秋风带来了落叶的景象,也象征着秋天的衰落和结束。 - 豪家不识秋风悲,杯酒暖热儿女嬉:富贵人家不知道秋风的悲伤,只享受温暖和欢乐的生活。 -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陇穗萎:形容秋风带来的农作物枯萎的景象。 - 田舍不识秋风悲,腰镰收刈鸡豚肥:农村的居民不知道秋风的悲伤,只有辛勤劳作才能收获丰富的食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内容上要读懂诗句的意思,形式上要注意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等。“朝露湿妾衣,暮霞耀妾瞩”意思是:清晨的露珠沾湿了妻子的衣服,傍晚的晚霞照耀着妻子的眼睛。这两句写采莲女的美丽动人,她像一朵美丽的荷花。“一叶小如瓜,去住无拘束。”“一叶”是莲花的代称。“瓜”在这里用来形容莲叶的形状。“去住”指飘荡不定
【注释】 九畹:周制,王侯采地以“畹”为单位,每畹为十亩。这里形容兰花香气浓郁。 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 纫佩:系着玉珮。 【赏析】 兰,是一种香草,古人称其为王者之香。《诗经·周南·关雎》中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句子。后来人们就用“兰”比喻君子的德行。这首诗就是赞美君子的高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