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挚
杂诗六首 思彭江州,行已有风绩。与善忘畛畦,麾邪立崖壁。堂堂生民望,奄奄斯道寂。何时持鸡酒,就子坟上沥。 注释: 1. 本诗选自曹植《杂诗六首》。 2.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被誉为“建安之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3. 这首诗是曹植后期的作品,他受到兄长曹丕、侄子曹叡的猜忌和压制
【释义】 秋天的天气,浩然荡气;凉爽的气息,日复一日。宪也固然不是病人,回心转意仍乐在其中。公秫已经可以酿造了,兵厨近处约好。因此邀请你驾车来,礼尚往来,岂是薄情少有? 【注释】 1. 浩然:形容天空广阔、气势磅礴的样子。2. 凉风:清凉的风。3. 萧索:萧条冷落。4. 宪:指唐宪宗李纯。5. 固非病:本来就不是生病。6. 回焉:即“回旋”。7. 公秫(shú):指高粱米。8. 酿:酿造。9.
【注解】 至:极,最。神游:神往,神游,指精神超脱世俗而游于天地之间。坐凌八荒邈:坐在八方辽阔的天地之间。坐,犹“处”也;凌,犹“居”也;邈,远。八荒:古代传说中天有八方,四方谓之四荒,合为八荒。 一息:一呼吸。如:似。鹏图:大鹏鸟之形。鹏鸟展翅可达万里,故以喻其飞翔之速。羊角:大羊之角,此处指大雁。御:驾御、驾驭。羊角:指鹰击长空的雄姿。 蒿莱彼频频:草木丛生的地方。蒿莱,即野草。彼,代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读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markdown 读书 西风入梧桐,白露下云汉。 洒洒晚秋色,清凉复神观。 岁月不我与,料理前日慢。 念此平生心,所乐在黄卷。 太羹与玄酒,梨楂及俎籑。 滋味要足口,更复恨未见。 灯火夜可亲,巾箱字甚惮。 纷纷事是非,碌碌世治乱。 千古守糟粕,未免斫轮叹。 圣贤有堂奥,大道堪夷坦。 是为名教乐,足以了衰晏。 惜日营珠金
【注释】 杂诗六首:乐府古题,属于《杂曲歌辞》。高志:指远大的志向。妙与天地通:意谓其志与宇宙相通。 读骚饮美酒,挥弦送飞鸿:意思是说在读屈原的《离骚》的时候,一边喝美酒(比喻精神振奋),一边挥动乐器为飞鸿送行。 杖藜步梧竹,闭户闲仆僮:意谓拄着拐杖,在梧桐竹子下漫步;关上房门,让家僮仆人休息。 祸福有倚伏,念当守蒿蓬:《周易·系辞下》中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意思是说危险和平安是相互转化的
【注释】: 播州:今贵州遵义县。刘郎:指刘禹锡,曾因事被贬为连州刺史,再贬至朗州(今湖南常德),又贬到播州。太白:李白的别号,唐代著名诗人。秀木风所仇,秀木:好树木,比喻人才。风所仇:风吹的地方,喻指流放之地。人情有欣戚,人的心情或喜悦或悲伤。严霆无终朝,严霜和雷霆没有一天不降临的。斯文:此文也。岂遂厄,难道就此困厄。苏与黄:苏轼、黄庭坚,都是宋代大儒,以文章诗词名世。寿命等金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联系时代背景及注释,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动机等。还要注意景物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第一句:“跂罢西邑时将营山居路有二诗次其韵。”意思是:我停止在西邑的时候就开始谋划山居的道路了。 译文:我在西邑停下脚步的时候,就开始谋划山居的道路了。 赏析:诗人停足西邑,意欲在此地筑屋定居。“营”指营建
咬着笼中鸟,食饱勤好音。 谁怀主人意,岂不思上林。 出处谬前算,老大故溪心。 秋衾耿寒梦,玉露晓如淋。 【注释】 咬:用嘴啄。 笼中鸟:关在笼子里的鸟。 玉露:初秋的露水,晶莹如玉。 【赏析】 此诗写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鸟儿,它啄食得津津有味,但心中却思念着自由自在的山林生活。诗人以“咬”、“食”二字形容鸟儿啄食之欢,而“勤好音”三字则表现了鸟儿对鸣唱生活的热爱。这两句看似是写鸟
西斋观雨 长庚谢余炎,大火躔西极。 开轩对朝雨,拭目看秋色。 云空相晦明,风缕乍斜直。 声繁自飘萧,势急勿淙激。 方塘潜浪潮,万瓦乱珠射。 巢燕倦翩翩,庭芜长纷籍。 闲花洗幽素,秀木舞凉碧。 清气醒筋骸,馀爽入几席。 迹希蒋诩径,兴高陶令宅。 绕郭听欢声,登秋饱丰泽。 良辰感孤宦,念我久行客。 穷年不自乐,心迹雨何益。 功名羞诡奇,岁月易类斥。 圣人堂有奥,大道坦可适。 区区较寻尺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写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 - "四序"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若转毂"形容它们像车轮一样不断转动。 - "万物变秋风"意味着随着季节的变迁,万物都在经历着变化。 2. 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 "萧骚"形容月光的飘忽不定,"檐边"是指房屋的屋檐下。 - "赫赤"形容红色的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