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高志,妙与天地通。
读骚饮美酒,挥弦送飞鸿。
杖藜步梧竹,闭户闲仆僮。
祸福有倚伏,念当守蒿蓬。
【注释】
杂诗六首:乐府古题,属于《杂曲歌辞》。高志:指远大的志向。妙与天地通:意谓其志与宇宙相通。
读骚饮美酒,挥弦送飞鸿:意思是说在读屈原的《离骚》的时候,一边喝美酒(比喻精神振奋),一边挥动乐器为飞鸿送行。
杖藜步梧竹,闭户闲仆僮:意谓拄着拐杖,在梧桐竹子下漫步;关上房门,让家僮仆人休息。
祸福有倚伏,念当守蒿蓬:《周易·系辞下》中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意思是说危险和平安是相互转化的,好和坏也是相互转化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写的一组诗。诗人以写隐逸生活自娱自乐的心情,表现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清新隽永,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一首开头两句写自己志向之远大,与天地相通,与屈原的《离骚》相媲美。接着两句写自己读《离骚》时的情景,一边饮酒,一边弹琴,为飞鸿饯行。这里,诗人用“读骚”、“饮酒”、“挥弦送飞鸿”三事,来表达他追求高洁、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第三首写诗人在梧桐竹子下散步,欣赏风景,欣赏自然。第四首写诗人关起门来,让家僮仆人休息。这里诗人用“杖藜”(拄着拐杖)、“闭户”等词语来表达他清贫简朴、悠然自得的心情。
最后一首中诗人以《易经》的话“福祸相依”来说明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幸福和灾难都是互相转换的,应该像守护蒿蓬一样,坚守自己的信仰,不为外界所动摇。
可以看出诗人虽然一生坎坷,但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热爱大自然的美景,向往隐士的生活情趣,同时也不放弃对社会现实的关心。这种矛盾的心态构成了他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