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立之
在《送实堂吴帅归天台二首》中,诗人萧立之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吴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天台一万八千丈:描述了天台山的壮丽高度,一万八千丈,用“玉立人间第一流”来形容其在人间的卓越地位,如同玉石一般屹立不倒,无与伦比。 2. 士要著书归亦乐:意味着读书人追求学问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无论是否最终成就显赫,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追求。
洪崖仙人旧隐处,绕舍畦蔬藤一枝。 洪崖仙人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之一,他隐居在深山之中,与世隔绝。这里描述的是洪崖仙人曾经居住的地方,四周环绕着菜园子,种植着藤蔓类的植物。 君房自致台鼎位,伯也差为儿女知。 这里的君房指的是历史上的范蠡,他曾经在越国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后来选择离开,泛舟五湖,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商人,被誉为商圣。这里的伯也是指孔子(字仲尼),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第1句:“使长初约客观文殊寺牡丹忽有走数种自小洛阳来者觞于东山堂席上赋。” - 译文:使君(指诗人自己)约定在文殊寺观赏牡丹,突然有几株从小洛阳带来的牡丹花出现在宴会上。 - 注释:使君,对使节或官员的尊称。文殊寺,著名的佛教寺庙。走,突然出现之意。觞,古代一种酒器。东山堂,宴会的场所,可能位于东山上。 - 赏析
孺子亭 湖上花藤络树身,傍湖鸥鸟识游人。 两京寂寞有前哲,一榻风流无后尘。 史牒不名为隐逸,公心岂自少经纶。 卷藏独向兹丘老,岁岁祠前荷芰春。 译文: 孺子亭 湖畔的花藤缠绕着树木的身躯,傍湖的鸥鸟认识来游玩的人们。 两京(洛阳和长安)的寂寞有前代的贤明之君,一个舒适的小床没有后人效仿的足迹。 史书里没有记载他的名字叫做隐居的人,他的公心难道是天生少有的经纶之才? 独自把卷轴藏在这块山丘之中
【注释】: 日日巡檐(巡:巡视)听雨声,春郊忽为使车晴。--春天的郊外忽然因为皇帝的车驾而晴朗起来。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不在酒:指不把喝酒当作乐趣),造物于人亦有情(造物:造物主;情:感情)。——作者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心情愉悦,陶醉其中,忘记了世俗的欢乐和痛苦。 天日开明吾道泰(吾道:我的志向);诗书谈笑孽囚惊(谈笑:指谈笑风生;孽囚:指被囚禁的人;惊:惊讶)
使长遣和再韵:使君(指胡床主人) 注释: 使长:胡床的主人。 遣和:请客人作诗,并请其和作。 再韵:指诗人的第二首和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即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诗句一: 彩服移来有脚春, 译文:鲜艳的衣服被搬到春天里, 注释:“彩服”指衣服的颜色鲜亮,“移来”指被移动到,“有脚春”比喻春天的到来就像鲜艳的衣服被移到春天一样。 诗句二: 浓露洗空妆带酒, 译文
【注释】 薄酒:淡薄的酒,形容饮酒不多。匆匆:匆忙的样子。睡谋:睡梦之中的谋划。夜长无寝:因为夜长而难以入眠。怯更筹:害怕更夫敲鼓报更。嗔(chēn):恨。浩笑:嘲笑,讥笑。失自由:丧失自由。元婴阁:指道教中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人所住之处,也泛指道家馆舍。新诗:指新近所作的诗歌。旧游:指以前所写的诗文。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日早晨醒来后的心情。 开头两句“薄酒匆匆与睡谋,夜长无寝怯更筹”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明节时,与孙竹云道士一起种松的。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秦岭苍髯铁色仙,却将翁仲作忘年。 - 秦岭: 指秦岭山脉,位于中国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处,以险峻著称。 - 苍髯铁色仙: 形容秦岭山峦的雄伟壮观,如同仙人一般。 - 翁仲: 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此处可能指的是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一员。 - 却将翁仲作忘年: 表示诗人将这位古代英雄当作了朋友,与之交流,超越了年龄差距。
诗句解释: 1. 山下人门白板扉,畦蔬绕屋水田肥。 2. 五更花信雷初动,一月春晴燕未归。 3. 官满不储囊粟俸,儿寒犹补海图衣。 4. 山禽不语如相好,听我劳歌赋式微。 译文: 1. 山脚下的人家门上挂着一块白板,院子里种满了蔬菜,屋后还有一片肥沃的水田。 2. 凌晨五更时分,花儿的香气随风飘来,远处雷声初鸣,天空中乌云密布,但月色依旧明亮。 3. 官员已经满职,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储备
【诗句】 归鞯忽报出山城,笳鼓旌旗送若迎。 满担图书仍语录,全家风雨又山程。 行须有用藏非损,来本无心去亦轻。 家里湖山元不恶,知公久矣忆莼羹。 【译文】 忽然听到归山的消息,山城的笳鼓旌旗仿佛在送别又在迎接。 行李中装满了书卷和语录,全家人在风雨中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你此行必有用武之地,不必担忧会有所损失;你本来就没有离开之心,这次离开也是轻装简从。 家中的湖光山色本就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