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青玉案·其四 缟衣仙子来何处。咫尺近、桃源路。说是武陵溪畔住。玉纤微露。金莲稳步。只恐莺花妒。 邂逅刘郎垂一顾。何事匆匆便归去。临别叮咛频属付。柳亭花馆,月窗云户。休把春辜负。 注释: 缟衣仙子:仙女的衣裳洁白如雪,所以称仙女为“缟衣仙子”。 咫尺:非常近的距离。 桃源路:传说中的理想生活之地,也指代美好的地方。 玉纤:女子柔美的手指,这里泛指女子的手。 金莲:金色的莲花,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脚。
注释: 万红梅里幽深处。甚杖履、来何暮。草带湘香穿水树。尘留不住。云留却住。壶内藏今古。 注释:在深深的梅林里,我找到了一个僻静的处所。拄着拐杖和穿着布鞋来到这个地方,已经是很晚了。这里的草地上散发着湘水的芳香,穿过了小溪流过的树林。这里的一切都没有改变,仿佛是尘世之外的仙境。 独清懒入终南去。有忙事、修花谱。骑省不须重作赋。园中成趣。琴中得趣。酒醒听风雨。 注释:独自清静地进入终南山去了
青玉案 · 送频统辖行 相春堂上闻莺语。正花柳、芳菲处。有底尊前欢且舞。满堂宾客,紫泥丹诏,衮衮烟霄路。 注释:在相春堂上,我听到了黄莺的鸣叫声。正当花柳芬芳、景色宜人的时候。在这样的场合里,我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满堂的宾客,还有皇帝亲手书写的诏书,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君王天纵资仁武。要尺棰、平骄虏。思得英雄亲驾驭。将军行矣,九重虚宁,谈笑清寰宇。 注释:君王天生神武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是宋朝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此词上阕写景,通过描写风雨、翻浪等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时事的看法,认为人生如过客,荣辱得失皆由天意;下阕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与故人相见的愿望,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词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诗句解释: 1.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 - 西风吹拂着翻涌的波浪,仿佛能洗净世间所有的尘埃和病痛; - 这里的“黄茅瘴”指的是南方瘴气
【注释】 ①碧空:指天空。黯淡:阴天的样子。同云:一起的云,即连在一起的云。 ②风声峭:风声尖利。 ③珠帘:珠串门帘。卷:打开。惊报:惊醒报告。 ④青山老:青山被风吹得苍老。青山:山石。 ⑤金樽:酒杯。 ⑥琼瑶:美玉。未经扫:未曾清扫。 ⑦欺压梅花:使梅花受到压制。春信早:春天的消息来得早。 ⑧十分农事:全部的农业劳动。和气:和睦的气氛。 ⑨管取:一定可以。 【赏析】 此词写送别友人归乡的情景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茅屋藏身随所寓。冷淡清虚,正是修真处。默诵黄庭香一炷。四时节序不关心,自有逍遥趣。 淡泊寡欲,清静无为,这是道家的修炼方法,“修真”是修道者追求的长生不老之术。 重门尽日无人过。只有营巢燕来去。放入双双梁上住。帘幕空悬贮。 重重门户,整天没有人经过,只有燕子在筑巢。 赏析: 此词写隐士闲适的生活情趣,抒写作者的隐居情怀。首句“茅屋”,点题;次句“随所寓”
《青玉案·采莲女》是一首宋代诗人陈允平创作的词,描绘了一个在斜阳下采莲的少女形象。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 1. 诗词原文: 凉亭背倚斜阳树。过几阵、菰蒲雨。自棹轻舟穿柳去。绿裙红袂,与花相似,撑入花深处。 妾家住在鸳鸯浦。妾貌如花被花妒。折得花归娇厮觑。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 2. 关键词注释: - 凉亭:位于水边的一种休息场所,常用于观景或休息。 - 斜阳树:夕阳斜照下的树木
青玉案 · 其二 青山流水迢迢去,总是东风往回路。送得春来春又暮,莺如何诉,燕如何语。 只有春知处,时光渐渐春如许,何用怜春怕红雨,到处空飞无实据。花开也好,花飞也好,此意须双悟。 注释: 1. 青山流水迢迢去:青山和流水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象,但在这里它们被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 2. 总是东风往回路:东风是春天的标志,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句话暗示着无论何时何地
注释:青玉案·其一 钱塘江上潮来去。花落花开六桥路。三竺三茅钟晓暮。当年梦境,如今故国,不忍回头处。 他谁做得愁如许。平地波涛挟风雨。往事凄凄都有据。月堂笑里,夕亭话后,自是无人悟。 译文:钱塘江上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六桥路上。三座寺庙的钟声在早中傍晚都响起。当年如梦般的生活,如今已成为故国的伤心之地,我不忍心回头看。 是谁有这么大的忧愁?平地上的波浪就像挟着风雨。过去的往事都清晰可辨
彩云易散琉璃脆。念往事、心将碎。只合人间十三岁。 彩云:比喻美丽的女子。 琉璃:古铜瓦的美称。《汉书·张骞传》:“吾欲遣此女,以为质于汉。”师古注:“以五采珠为之,谓之琉璃瓦也。亦谓之赤玉,或曰其色如流黄。”此处借指美丽的女子。脆:脆弱。 念往事、心将碎。只合人间十三岁。 往事:往昔的岁月。 心将碎:形容心里十分难过。 十三岁:十三岁,指青春年少时期。 百花开尽,丁香独自,结恨春风里。 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