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宁
苏州有,常州有。 月白风清,天长地久。 路著旧乡关,金毛善哮吼。 父慈子孝少人知,回首面南看北斗。 注释: 1. 苏州有,常州有:苏州和常州都是中国的城市,这里用“有”表示存在。 2. 月白风清,天长地久:形容夜晚的景色美丽,时间漫长,比喻友情或亲情等感情深厚。 3. 路著旧乡关,金毛善哮吼:指的是回家的路上经过家乡的时候,看到熟悉的风景和亲人的呼唤,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金毛是指狗的品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属于佛教禅宗偈语。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塑不就,画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都不能完全达到完美的地步。这里的关键词是“塑”和“画”,分别指的是雕塑和绘画艺术。 2. "锋芒不动,海晏河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保持冷静和沉着,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时,就像大海一样平静,河水一样清澈。这里的关键词是“锋芒”和“海晏河清”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先贤垂范早涉离,微言无展事句里。 - "先贤垂范":指的是前辈的楷模或典范。 - "早涉离":表示早早地离开或离别。 - "微言":微妙而深刻的话语或道理。 - "无展":无法展开或表达。 - "事句里":事情或事务中。 2. 藏机百千诸佛知,黄鹤楼前握手归。 - "藏机":隐藏或隐藏的智慧。 - "百千":形容数量众多。 - "诸佛知":所有的佛陀都知道。 -
偈六十九首 其二十八 丛林浩浩,谁是知音。 马祖堂中,盘山回首。 云门会里,明教翻身。 彼此一时,孰分优劣。 入廛不露迹,随处是家风。 浅种与深耕,秋冬收颗粒。 从他五湖衲子,端坐无疑。 日高一钵和罗饭,禅道是非都不知。 尘中辨主,闹里求人。 两手扶犁,钁头边事。 陋巷不骑金镫马,回来却著破襕衫。 注释: 1. 丛林浩浩,谁是知音:形容丛林中的僧众众多,但真正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知己很少。 2.
注释: - 衲子玄关:指的是禅宗中,修行者的悟性,是通向佛教真理的关键。 - 群生命脉:指的是所有的生命体都有其内在的生命线索和规律。 - 锋芒未兆:指的是在事情还未发生之前,就已经有准备或者征兆。 - 文彩才彰:指的是文化或者才能的展现。 - 翻成影事:指的是被假象或者表象所迷惑,无法看清本质的事情。 - 空劫已前:指的是在宇宙形成之前,一切都是虚空的状态。 - 乾坤未剖:指的是天地还没有分开
阴云弥漫在天空,遮蔽了四野,我的内心充满了烦恼和忧虑,像蒙着一层尘埃。 请让我回望那束光线,它来自哪里?它来自遥远的光明之处,是上帝赐给我的恩惠。 这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它引导我走向真理和正义,让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在黑暗和迷茫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寻找那一束能够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光明。这束光可能来自于自然、信仰、知识或者是内心的觉悟
偈六十九首 其三十五 焚香提起经来读,便是拈华付嘱心。 此外别求玄妙解,悠悠千古少知音。 注释:在焚烧的香中提起经书来读诵,就像把花拈起一样,是把佛经传授给你。但除了这些,还应该深入地理解佛理和修行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玄妙理解上;因为佛教经典和智慧,需要通过长期的修炼和实践才能领悟,所以真正懂得的人很少。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作者认为,学习佛法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注释】 偈:佛教语,佛经中的韵文,是梵语的翻译,用以诵读佛经,也用于唱赞。玄关:佛教语,指修行者达到悟道后所入之门。凝滞:阻塞不通之意。瞖:看。 【赏析】 以简洁明快的文字,描述了修行者在悟道之后心境的变化和境界的提升。首句“透脱玄关”,表达了修行者已经突破传统的束缚,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第二句“更无凝滞”,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突破所带来的自由与流畅。第三句“一瞖落眼”
【译文】 报慈一句话,千载不传。 立即领悟了真理,犹如在火中生出莲花。 道路遥远才知道马力的强弱,岁月长久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 【注释】 偈:梵语意译为“颂”,即佛教中的赞歌、偶句。 报慈:指佛菩萨名号,报以慈爱之意。 妙会:精妙的领悟。 生莲:即生莲花,比喻悟道。 马力:马之力,比喻人的力量。 岁久:时间久远,形容考验的时间很长。 见:显露。 赏析: 这首偈颂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译文】 枯木岩前,道人不顾; 尘劳界内,衲子兴悲。 恋著玄关,全亏大用; 灰身灭智,岂是良图。 裂破面门,救诸苦趣。 为祥为瑞,今正是时。 捞龙趁凤男儿事,浅种深耕效仰山。 【注释】 1. 偈六十九首:佛教禅宗公案的诗歌体。偈,即韵语,佛教中用以表达佛理的语句,类似诗。 2. 枯木岩前:指寺庙或道观前有枯死的树木。 3. 道人:指僧人。 4. 尘劳界内:尘世的烦恼和劳累之中。 5. 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