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宁
诗句释义: 1. 全提密印:“提”在佛教中指“提婆”,是佛陀的前世名,代表佛陀的智慧。“密印”即秘密的印记或象征。此处可能是指某种高深莫测的秘密教义或修行方法。 2. 千圣迷踪:表示许多圣贤也难以参透或理解这些秘密。 3. 肘后灵符:指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符咒或护身符。 4. 三贤结舌:形容那些智慧超群的人物面对这种深奥的秘密时也会无言以对。 5. 平高就下:意味着无论处于何种地位或环境
【注释】 偈六十九首 其六十三:报慈,佛教语,指佛陀。一隔,即“一别”。佛祖命脉: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是佛的后代,故称佛祖命脉。放去收来,意谓放逸与修行并重。圣凡罔测,意谓圣人与凡人一样,无法测度。陈,陈述、表述。担取诗书归旧隐,意思是说,我放下世俗名利,只带着诗书回去隐居。野花啼鸟一般春,意思是说,我像那春天里的花朵、鸟儿一样,在大自然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禅理的阐述
诗句释义 - 涅槃城里,求是安身:这一句意味着在涅槃城中寻找真正的归宿或安心之所。这里的“涅槃城”可能象征着一个精神或宗教的最终归宿地,而“求是安身”则是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 十字街头,何妨出手:在十字街头,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你采取行动,这里可能是在比喻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 放行把住,通变由人:放开束缚,抓住关键,一切都能随心而行
【注释】 1. 偈六十九首: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六十九首诗歌。2. 其六十一:诗的第六十一首。3. 曾无间断:曾经没有中断过。4. 亏盈:盈亏,亏损。5. 峰顶:山峰的顶端。6. 槛前:栏杆前的地面。7. 几般云色:几种不同的云彩。8. 一样泉声:同样大小的水流声音。9. 出峰顶、落槛前:形容云彩和泉水的景象变幻无穷而又和谐统一。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大自然的美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
注释:行走的隐士,拨动草木看风。 未悟透眼前的道理,难以明了心地的印记。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行脚高士的诗,通过描绘他拨草瞻风的场景,表现了他的心境与追求。"未透目前关,难明心地印"这句话表达了行脚高士对修行的执着追求,他虽然已经行走了很长的路,但是仍然觉得眼前的道路还不清楚,心中的佛法也还未完全领悟,因此无法达到真正的清净境界
注释:千尺长的丝线直垂水面,在芦湾的深处浪花粗大。 捞虾的竹竿和蚬子无心恋水,还有金鳞的鱼愿意上钩。 它们摇头摆尾,跃浪冲波。 它们不顾丝线,便请吞钩。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渔猎景象。首句“千尺丝纶直下浮”,以千尺长的丝线直垂水面起兴,形象地勾画了渔人撒网捕鱼的场景。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捞虾的竹竿和蚬子以及金鳞的鱼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物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画面。尤其是最后两句
【注释】 偈六十九首 其四十四: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卒未休。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诸佛子,着眼看。严霜晓露,彻骨清寒。匝地普天,通同实际。休问得皮得髓,徒夸见浅见深。从来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山僧对此,忍俊不禁。闲引少林无孔笛,为君吹起小阳春。满眼觑不见,满耳听不闻。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这首诗的意思是: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终未休。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诸佛子
【注】偈六十九首:佛教禅宗用语,指佛经中的偈文。偈,是佛家语,即佛语的简述。 永嘉:地名,今浙江省温州市。 道播寰区:道,佛教谓一切事物皆为因果所系而流转。播,广泛传播。寰区,天地之间。 招扇隔江,法流四海:招扇,比喻佛法。隔江,比喻佛法传播到各地。 乾坤未剖,谁是知音:乾坤,古人认为宇宙间万物皆由阴阳两气构成。 空劫已前,何人印可:劫,佛教中指世界形成、毁灭的过程。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向上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云朵在天空中舒展开来,仿佛要覆盖整个长空。 天气时而阴沉时而晴朗,这变化无常的景象,似乎预示着吉祥和祥瑞。 它滋养着万物生长,给千山披上层层翠绿。 大的事情清晰明朗,其光辉照亮古今。 英灵般的衲子们知道时机,能够顺应时节。 那些不懂佛法的禅人,又怎么能理解这其中的意思呢? 注释: - 云容叆叇:云朵在天空中舒展开来。 - 舒卷长空:形容云朵在天空中的运动变化。 -
【注释】: 1. 历历分明:形容事物非常详细。 2. 堂堂显露:形容事物的明显、显著。 3. 师子翻身:形容人或事物的改变、转变。 4. 象王回顾:形容人或事物的回归、回顾。 5. 玄关:佛教语,指进入佛门的门户,也泛指事物的关键点、关键处。 6. 瞥转:一眨眼之间就转过,形容事物的短暂和迅速。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历历分明,堂堂显露”和“师子翻身,象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