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赠茶头并化士》。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佛子平居观世间,皆谓圆融无杂坏 —— 佛弟子平常观察世间万物,都认为它们是圆融无瑕、不杂乱破碎的。 使其应入如所观,与夺交驰还窒阂 —— 如果它们应该进入的境界,那么就会如其所观般,与之融合而不发生冲突,但有时又会出现阻塞的情况。 我尝行乞今示汝,要得圆成先击碎 —— 我过去曾乞讨过东西,现在我把这些东西展示给你
注释: 1. 养子不著顺摩捋,喝要耳聋棒要杀。 养子指的是养育孩子,不顺意为养育不善,顺摩捋意指养育得当。喝要耳聋表示需要严厉的教育。棒要杀表示需要严格的管教。 2. 摩捋得成用不行,棒杀教伊应手活。 摩捋得成意指孩子被养育得当,能够应对生活。用不行意指孩子没有能力去做事。棒杀教伊应手活意指通过严格的管教,让孩子变得灵活能干。 3. 东山妙得养子方,所以用时俱爪抹。
与南雄明上人 马祖接得大雄峰,一喝当机三日聋。 近来丛林无此作,多是活埋文字中。 君不见鬻薪客,特石坠腰供七百。 一字不能人为书,继续衣盂是伊得。 又不见周金刚,满车载疏游南方。 纸灯忽灭眼睛出,白棒一挥吾道昌。 玄中人,甚眼目,指金成鍮石作玉。 圣凡命在渠手中,凛凛威风谁敢触。 直得如斯未称渠,尔曹何苦犹贪书。 是间纵得不为贵,天外出头方丈夫。 【注释】: 1. 马祖:佛教禅宗五祖之一
送茶头并化士 其十五 达人不见尘中隘,为有而今这一解。 长柄笊篱入手来,倒用横拈风雨快。 南街打倒北街头,东园乞得西园菜。 阿呵呵,也奇怪,他家自有通人爱。 注释:达人:指达官贵人。尘土:比喻世俗的名利。这一解:指这一种解脱。长柄笊篱:用来捞鱼或取东西的长柄竹制用具,这里泛指工具或方法。倒用、横拈:指运用自如。风雨快:形容做事轻松愉快。南街:指繁华热闹的街市。打倒:打败。东园:指富饶肥沃的园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茶禅结合的诗。首先,我们来逐句解读并分析其含义和意境。 1. 衲僧手眼亲: -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禅宗僧人的手眼与普通人不同,他们能直接看到事物的本源,即“手眼亲”。 2. 把得是日用: - 注释:“把得”在这里指的是掌握了或理解了日常所用的知识或技能。 3. 左乞建溪茶,右化连江洪: - 注释:在左面乞求建溪茶(一种茶叶),右手化化连江洪(可能是对某种物品的描述)。 4
【注释】 物:茶树。 得:得到。 森严:严肃,庄重。 梦圆:梦境实现。 张喉引喙:张开嘴巴,形容谈吐阔达。 百虑:种种忧虑。 武夷:地名,今属福建。 郝源:指茶农。 【赏析】 这首七律,前四句写茶树之生长、采摘、制作过程及所产茶叶的品质;后五句写茶树与茶农之相互关系。 首联“物以甘柔趋所嗜,茶独森严正其味”是说,茶树的生长环境是温和的,所以它的茶叶味道纯正;而其他的茶树就不一样了
【注释】: 1. 三昧酒:佛教用语,指能让人进入禅定的酒。 2. 坐禅时:打坐修行时。 3. 轻轻未可悚动渠:轻轻地不能惊动他 4. 张三,李四:泛指朋友或熟人。 5. 春信:春天的信使。 6. 飞花:飘落的花瓣。 7. 真得地:真是适合的地方。 8. 四方老衲:各地的出家人。 9. 三门:禅宗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观身、住观、行观”三个阶段来达到心性清净的境界。 10. 换却眼睛拈却鼻
注释: 尽大地是吾檀越,梅花杏花先后发。 绿杨阴下问长安,门门有路皆通达。 祖师禅,活鱍鱍,长粳米饭抄满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尽大地是吾檀越”,意思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信徒或者朋友,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无限包容和接纳。 次句“梅花杏花先后发”,意味着梅花和杏花都开始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后两句“绿杨阴下问长安
【注释】: 1. 偈普送诸禅客: 指僧人普度众生,向所有出家人布施教化。 2. 万化门等: 指佛教中修行的法门,即万化门中。 3. 没遮拦: 指无障碍,无所不通。 4. 箭离弦: 比喻射出的箭已离开弓弦。 5. 因记芭蕉曾遣化: 指佛陀曾派芭蕉使者去教化世人。 6. 未出门时先话霸: 意谓在还没有离开家门之前就已宣扬佛法。 7. 而今更不论亲疏: 意思是说现在不分僧俗、亲朋,一视同仁地布施教化。
【注释】 1. 送茶头:即送别茶。化士:和尚。 2. 四海:天下。 3. 古今人所重: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 4. 禅家流:禅宗的流派。 5. 香严用原梦:用原梦禅师的故事。 6. 古佛老赵州:指赵州从谂禅师。 7. 披秀翁:即苏轼(字子瞻)。 8. 分化权:指禅宗中的“顿悟”。 9. 空生与之颂:空寂之心,生出赞叹颂扬之词。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送别友人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