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偈普送诸禅客,万化门中等慈力。
门门对现没遮拦,箭箭离弦俱中的。
因记芭蕉曾遣化,未出门时先话霸。
而今更不论亲疏,收功尽在华峰下。
【注释】:
- 偈普送诸禅客: 指僧人普度众生,向所有出家人布施教化。
- 万化门等: 指佛教中修行的法门,即万化门中。
- 没遮拦: 指无障碍,无所不通。
- 箭离弦: 比喻射出的箭已离开弓弦。
- 因记芭蕉曾遣化: 指佛陀曾派芭蕉使者去教化世人。
- 未出门时先话霸: 意谓在还没有离开家门之前就已宣扬佛法。
- 而今更不论亲疏: 意思是说现在不分僧俗、亲朋,一视同仁地布施教化。
- 收功尽在华峰下: 指布施功德圆满,全部都集中在华山峰下。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佛祖教化众生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祖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法无边,无处不在的赞叹。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佛祖教化众生的伟大力量和无边的智慧。
首句“一偈普送诸禅客”,诗人用“偈”字来表示佛祖的话语,意味着佛祖以无尽的慈悲之心,向所有出家修行的人布施教化。这一句既表现了佛祖的慈悲为怀,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认同和尊崇。
次句“万化门中等慈力”,诗人将“万化门”与“慈力”相结合,形象地描述了佛祖的教化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里的“等慈力”指的是佛祖的无尽慈悲和智慧,是佛祖教化众生的根本力量。
诗人用“门门对现没遮拦”、“箭箭离弦俱中的”两句,描绘了佛祖教化的力量如同箭矢一般,无论遇到何种阻碍,都能穿透一切,直达目标。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佛祖力量的赞叹,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无边的理解。
“因记芭蕉曾遣化”和“而今更不论亲疏,收功尽在华峰下”两句,诗人通过回忆佛教中的使者芭蕉的故事,以及强调如今不分僧俗、亲朋,一视同仁地布施教化,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实践精神。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布施功德圆满,全部都集中在华山峰下。
整首诗通过对佛祖教化众生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尊重和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布施的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