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入众先行乞,最初一步须牢实。
多见时流昧此心,施受之间两无益。
信心人,一粒米,重似丘山曾不止。
持来岂是得便宜,未了分明著他底。
贤禅贤禅宜努力,诸佛众生从此出。
逆行顺行忽相当,户户门门成大吉。
【注释】
①化主:佛教称僧人为“化主”。
②施者:施舍食物的人。
③逆行顺行:指僧尼的行迹,顺行者是随缘布施,逆行者是随己之欲而施,即随喜布施。
④户户门门:指佛寺。大吉: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赏析】
这首诗以送僧人为题,通过送僧人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赞赏之情。诗中主要描写了僧人在施舍食物时的行为,他不仅施舍给穷人、乞丐、病残之人等需要帮助的人,还经常将剩余的食物施舍给寺庙里的僧人和僧侣们,这种无私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赞誉。
首句“少年入众先行乞”,描绘了僧人入众时的谦恭态度。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学会了谦恭地请求施舍。这一句既展示了僧人的谦逊品质,也为后面的事迹奠定了基础。
次句“最初一步须牢实”,强调了僧人在施舍食物时的认真与细致。他在施舍食物时必须保证食物的质量,不能有任何马虎之处,这是对僧人严谨治学态度的赞美。
第三句“多见时流昧此心,施受之间两无益”,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人对僧人的误解。他们往往认为僧人只是为了名利而施舍食物,这种行为对他们并无实际利益。然而,实际上僧人的施舍行为是出于慈悲之心,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这种误解是不正确的。
第四句“信心人,一粒米,重似丘山曾不止”,赞美了僧人的信心和坚持。他们相信自己的行为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只是一粒米,也能够让受助者感受到温暖。这种信念是难能可贵的。
第五句“持来岂是得便宜,未了分明著他底”,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信念和坚持。他们认为施舍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支持。这种精神力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价值。
第六句“贤禅贤禅宜努力,诸佛众生从此出”,是对僧人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努力,发扬佛法,为众生带来光明和希望。同时,也希望众生能够认识到佛法的重要性,从中获得智慧和解脱。
结尾两句“逆行顺行忽相当,户户门门成大吉”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它告诉我们,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心存善念,就能得到好的回报。无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只要心怀善意,就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