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潜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陌上花 胡玉叔席上闻歌 - 描述了一个场景,胡玉叔在席上听到歌声,这是诗歌的开篇。 当筵一曲春心,聊写百梅仙馆 -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当筵一曲春心,指在宴会上唱出春天的心情;聊写百梅仙馆,则可能是指自己像百梅仙人一样,以歌声描绘出仙境般的美好。 本自无情,红豆暗穿心眼 - 这是第二句,诗人用“红豆”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感受,暗穿了心眼
泛清波摘遍 残夏偕友人游桂湖 芳原似掌,种水通城,分得西湖西畔好。 算程非远,消夏刚宜趁清晓。 前年到。 烟扉蟋蟀,风叶玻璃,今度绿阴天变了。 略惜红衣,含意如人感秋早。 听人道。 城钥旧扃战云,寺碣半埋荒草。 谁分招携素心,竹林同调。 老颠笑。 身世醉梦一场,尚劳古今凭吊。 说与闲僧,不管木樨香妙。 注释: 1. 泛清波摘遍:泛指泛舟赏景,清波荡漾。摘遍:尽情欣赏。 2. 残夏偕友人游桂湖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翻译,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 1. 磨粤钩镰,响风耞版,稔年谁分今有。 - 磨:打磨、加工 - 粤钩镰:指收割的工具,粤地常用镰刀收割水稻 - 响风耞版:指风吹动稻谷发出的声音 - 稔年:丰收之年 - 谁分今有:是谁能够享受这样的丰收? 2. 听蝉鸣、闲过早稻时候。 - 听蝉鸣:听到蝉的叫声 - 早稻时候
诗句 1. 疏帘淡月 - 描述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疏帘”和“淡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幽美的意境。 2. 秋柝 - 用来形容夜间巡逻的声音,增添了一丝寂静中的警觉和不安。 3. 宵凉梦醒,乍一阵西风 - 描绘了在深夜中突然醒来,感受到凉爽的秋风,以及这种感受如何使人从梦中惊醒。 4. 可可频敲,那识不眠人倦 - “可可”可能指的是某种敲击声或者是一种特定的声音
【诗句释义】 惜秋华 豆棚:珍惜豆架上的秋花。 小样瓜庐,浥纂纂清香,花开无数:像小小的瓜房一样,豆架散发出清新的香气,满地都是盛开的花朵。 短竹架成,秋光被他笼住:用短竹搭建的豆架,被秋天的光笼罩着。 微筛万点金痕,放一线斜阳偷度:细筛着无数金色的花纹,让一缕斜阳偷偷穿过。 凉阴。 住全家络纬,夜阑凄语:在凉爽的夜晚,全家的纺织娘都在织布,声音凄凉。 长夏锦城路。 搭齐奴步障,烟捎檐树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甘州和休庵冬日泛舟花潭韵: - 注释:“甘州”是地点,“和休庵”可能是人名或地名。“冬日泛舟花潭韵”指的是在冬天时泛舟于花潭的景色。 - 译文:这是一首关于冬季游览甘州的诗。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甘州冬日里泛舟游赏的景象,展现了冬日的花潭之美。 2. 怪烟波、偏惹岁寒人,冬晴暖于秋: - 注释:“怪”意为奇异,“烟波”指水面上的雾气
【赏析】 此词为咏叹闺思之作。上片写织女夜夜为牛郎织锦,而牛郎却因征战在外,不能与织女相见。下片则写她思念牛郎的情意绵绵。全词以“悲”字贯穿始终,用典贴切,意境幽深。 上片首句写织女夜夜为牛郎织锦,然而牛郎因征战在边关不能与她相见,这是全词之关键所在。后两句写织女的哀声如缕,似木兰当户,又似秋娘心绪无限,表现了织女思念牛郎的深情。 下片写织女为牛郎织锦而感到愁苦,而牛郎也为她而忧虑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重点句子加以赏析即可。 “料峭西风紧。” 料峭:微寒。西风:秋风。紧:劲疾。点明时令为深秋,天气转凉。 “重阳后、菊英生怕吹损。” 重阳节后,菊花已经盛开。菊英:指菊花。怕吹损:害怕秋风的侵袭。 “银屏暗护,琼筵乍敞,淡如人俊。”“银屏”是屏风
【注释】: 1. 甘州:地名。在今甘肃省。2. 黄昏:傍晚。3. 孤梦枕残秋,凄凉菊花天:孤独的夜晚梦见了秋天,凄凉的景象是菊花。4. 算消磨何计,冷萤枯蠹,催老年年:算有什么办法来消磨时光?寒冷的萤火虫和枯萎的蠹虫,催促着我走向衰老。5. 半晌登楼望远:过了一会儿登上高楼眺望远方。6. 枫树换红颜:枫叶红了如同美人换了红装。7. 谁泼江城墨,画景荒寒:是谁在江城涂抹着墨水,画出了一幅荒凉的景色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刘过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 百字令 - 枕上闻鸡作 - 此声非恶,怅漫漫、无旦几人惊觉。 - 只我灯窗风雨夜,耐尽秋衾寒薄。 - 大梦游仙,洪荒浩劫,久失刘琨约。 - 群中孤立,老来清瘦如鹤。 - 一自戢羽窗前,荒村树影,处处鸺鹠乐。 - 惜尔一声天下白,难醒南朝妆阁。 - 暗数更筹,遥催行李,茅店明蟾落。 - 依稀警枕,大城还咽哀角。 注释与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