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西风紧。
重阳后、菊英生怕吹损。
银屏暗护,琼筵乍敞,淡如人俊。
篱边送酒谁过,径欲把、陶家错认。
看小窗、斜月筛帘,幽香碎搅寒晕。
尊前一寸抽芯,吟蛩解得,催老霜信。
清欢待续,群芳怎殿,要将花问。
繁华避他春色,笑隐逸、呼名恰称。
拌醉归、仙蝶勾来,秋还在枕。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重点句子加以赏析即可。
“料峭西风紧。” 料峭:微寒。西风:秋风。紧:劲疾。点明时令为深秋,天气转凉。
“重阳后、菊英生怕吹损。” 重阳节后,菊花已经盛开。菊英:指菊花。怕吹损:害怕秋风的侵袭。
“银屏暗护,琼筵乍敞,淡如人俊。”“银屏”是屏风,“琼筵”是玉制酒器,都是富贵人家宴客所用的物品。乍:刚刚。这里用来形容菊花刚刚开放,还娇嫩,未到成熟之时。
“篱边送酒谁过,径欲把、陶家错认。”篱边:指菊花周围。陶家:指晋代陶渊明,字元亮。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回乡,自耕自食。后人以“陶家”代称隐士。这里形容诗人看到菊花盛开,误以为是陶潜所种,故有误认为送酒之人是陶家之主的想象。
“看小窗、斜月筛帘,幽香碎搅寒晕。”意思是说,看到小窗户旁斜挂在帘子上的月亮,月光透过帘子照射进屋里来,菊花散发出的香味随着清风飘散,使室内充满了花香。
“尊前一寸抽芯”,抽芯:抽出花蕊。这里指饮酒赏菊。
“吟蛩解得,催老霜信。”意思是说蟋蟀在秋天里鸣叫,它知道霜降的日子已经到了。“霜信”指霜的到来。
“清欢待续,群芳怎殿,要将花问。”“清欢”指美好的时光或者快乐的心情。殿:居首位。这里是“何”的意思。“花问”即询问花儿,问花儿什么时候开,为什么还没开?
“繁华避他春色,笑隐逸、呼名恰称。”“繁华”指世间的繁华景象。“隐逸”指隐居山林的人。“呼名恰称”意为正好符合隐居者的名字。
【答案】
“料峭西风紧”“重阳后、菊英生怕吹损”。写时令,交代了欣赏菊花的时间是深秋,天气转凉,菊花刚开放,尚未成熟;描写了菊花的特征,突出了菊花的娇嫩与美丽;“银屏暗护,琼筵乍敞,淡如人俊。”描写了宴会的情景,突出了宴会的豪华与热闹;“篱边送酒谁过,径欲把、陶家错认。”“篱边送酒”描写了宴席的场景,突出了宴席的热闹与喜庆。
“看小窗、斜月筛帘,幽香碎搅寒晕。”写赏菊情景,通过月光洒进屋里、菊花香气扑鼻等细节,表现了对菊花的喜爱;“尊前一寸抽芯,吟蛩解得,催老霜信。”写品菊情景,通过酒杯中的菊花、蟋蟀的叫声等细节,表现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清欢待续,群芳怎殿,要用花问。”“清欢”指美好的时光或者快乐的心情。“花问”即询问花儿,问花儿什么时候开,为什么还没开?这两句写赏菊之情。
“繁华避他春色,笑隐逸、呼名恰称。”“繁华”指世间的繁华景象。“隐逸”指隐居山林的人。“呼名恰称”意为正好符合隐居者的名字。这两句写出了菊花的特点,赞美了菊花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