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镇成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天台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中夏,月绕重玄宅大雄。 师去想无登陟远,只应飞锡验神通。 注释:峨眉山的楼阁在虚空之中显得虚无缥缈,仿佛是玉宇般高冷而遥远。夜晚,我煮茶烹雪,感受着千年的历史沉淀;清晨,我挥舞着花幡,迎接着九天之风。云雾缭绕着太白山峰,开启了盛夏的篇章;月亮绕行于神秘的重玄宫,照耀着大雄宝殿
雁山钟磬半空闻,雪岭霞城此地分。 金塔影浮沧海月,宝台光绕梵天云。 禅机已熟能传印,世网难婴易解纷。 更上孤峰看瀑布,愿将馀沥湔妖氛。 注释: 雁山、雪岭、霞城:都是指地名,雁山是浙江省的一座山峰,雪岭是甘肃省的一座山峰,霞城也是浙江省的一座城市名。 金塔、宝台:都是佛教建筑的名称,金塔是寺庙中的塔,宝台是供奉佛教经卷和佛像的地方。 禅机、世网:都是佛教术语,禅机是禅宗修行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语言特色的理解掌握。此题考核诗句的内容,要求是:正确理解诗意,并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句与诗中相应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1) “腊八日访武夷杜先生时平章多通遣使致太傅丞相命求所著书因感今岁两见先生矣”意思是:腊八节拜访了武夷山的杜先生,此时平章多通派遣使者送信给太傅丞相,命令寻求先生的藏书,因此感慨今年竟然两次拜访了先生。 【答案】 译文
诗句解析: 1. 潮音海洞石盘陀 - 潮音海洞,即大海中的洞穴,石头上盘曲。 2. 送子东游奈别何 - 送儿子去东方(这里可能指中国)旅行,但告别令人无奈。 3. 日上扶桑天不远 - 太阳在扶桑(神话中太阳从那里升起)之上,但距离并不遥远。 4. 云连析木地无多 - 云连接着析木(也可能是地名或山名),但地面不宽广。 5. 水王献宝开丹穴 -
《赠了上人游方》是元代诗人黄镇成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上人携月自西来,又拟乘风过五台。 - 上人是诗人对一位修行者或高僧的尊称。 - “携月”形容月光被携带,暗示其行者的身份和目的。 - “自西来”表明上人在从西方来此,意味着他可能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 - “又拟乘风过五台”中的“乘风”表示希望借助风的力量快速到达目的地。而“过五台”则指明了目的地,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诗句释义及注释】约陪郑御史彦昭登福山以足疾不及赴 翠微深处隔红尘,骢骑联镳访白云。 山隐朝裾增地望,星飞使节动天文。 题诗只许幽人和,笑语惟应上界闻。 蹇足独难追逸驾,仙凡咫尺便相分。 【译文】 约请郑御史彦昭一起登上福山,因为脚有病而不能前往。 福山深处隔绝了尘世的喧嚣,我们骑着马一起拜访云中的白云。 山中隐去朝廷的官服,让视线更加开阔,星辰在夜空中闪烁,仿佛是天上的使者。
注释: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天台 - 用鹫峰师的韵脚写诗来送给天台山的涧泉上人,让他游历四方。 去礼文殊宝刹开,倚空峦岫郁崔嵬。- 离开礼仪文殊寺,登上高高的山峰。 金函奉旨传香至,白㲲图形载法来。- 在金函中奉旨传递佛教的教义,白㲲(指佛像)的形象携带着佛法而来。 心镜象悬天外月,教筵狮吼地中雷。- 心镜象征着佛教的教义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月亮一样明亮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李氏妹夫仲章自襄阳归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故友离去的感伤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首联是送别,“襄阳耆旧更安在”,即问故人去后,襄阳还有没有值得思念的老人;颔联是想象友人归来,“岘首风流今有谁”即问今日襄阳还有没有像当年那样风流倜傥的才子?颈联是想象友人归来,“隐去亦寻庞氏宅”、“醉归还过习家池”,即问友人归来后将去何处寻访故居,又将如何度过余生呢?尾联则是感叹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天台山上彩虹桥,山下桃花带露飘。 - 注释:天台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彩虹桥可能指的是连接山的两侧的桥梁或道路。 - 译文:在天台山上,有一条美丽的彩虹桥横跨于山间,山下的桃花随着晨露微微摇曳,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2. 仙客云霞迷旧路,化人宫殿现层霄。 - 注释:仙客可能指修行之人。云霞迷旧路意味着云雾缭绕,遮蔽了原有的路途。化人宫殿指佛寺或修行之地。 - 译文
辛巳还光邑祖居上井约江少府同到 诗句: 辛巳,即辛巳年,指代具体年份。光邑,是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故乡。祖居,指的是诗人的祖辈所居住的地方,即祖居上的井。 译文: 辛巳年回到故乡光邑,回到了祖居上的井。 注释: - 辛巳年:这里指具体的某一年。 - 光邑:地名,这里是指诗人的家乡。 - 祖居上的井:指的是诗人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述诗人回到故乡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