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携月自西来,又拟乘风过五台。
山到白云应驻锡,地逢沧海只浮杯。
黄梅再熟传宗去,贝叶初收说法回。
我亦寻幽少吟伴,几时看瀑上天台。
《赠了上人游方》是元代诗人黄镇成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上人携月自西来,又拟乘风过五台。
- 上人是诗人对一位修行者或高僧的尊称。
- “携月”形容月光被携带,暗示其行者的身份和目的。
- “自西来”表明上人在从西方来此,意味着他可能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
- “又拟乘风过五台”中的“乘风”表示希望借助风的力量快速到达目的地。而“过五台”则指明了目的地,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山到白云应驻锡,地逢沧海只浮杯。
- “白云”常用来象征清静、超脱,此处可能指上人将要到达的地点环境宁静且清幽。
- “住锡”是禅宗用语,意指在寺院中居住,此处可能暗示着上人的宗教修行。
- “沧海”通常指广阔的海洋,这里可能象征着宽广或深奥的境界。
- “浮杯”字面意思是漂浮的杯子,比喻上人如同在大海中漂泊不定。
黄梅再熟传宗去,贝叶初收说法回。
- “黄梅”可能是某地名或特定的植物名称,与佛教文化有关联,可能代表一种精神传承或宗教仪式。
- “传宗”指的是传承家族血脉或教义。
- “贝叶”指的是佛经的载体之一,即贝多树叶子。
- “收说法”则意味着上人在此进行讲经布道的活动。
我亦寻幽少吟伴,几时看瀑上天台。
- “寻幽”意为寻找隐逸之处,寻求心灵的宁静。
- “少吟伴”说明诗人自己较少与人吟咏诗词,更重视独自沉思。
- “天台”是指中国著名的山峰之一,常被认为是神仙居住之地,这里也可能寓意上人所在的高远之境。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上人旅行的祝福以及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刻感悟。诗中蕴含了诗人对修行者的尊敬以及对于自然界和宗教场所的赞美。同时,诗歌通过描绘山水和宗教活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