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到方城汉水西,客帆烟雨几程期。
襄阳耆旧更安在,岘首风流今有谁。
隐去亦寻庞氏宅,醉归还过习家池。
可能人事非前日,曾问青山知不知。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李氏妹夫仲章自襄阳归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故友离去的感伤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首联是送别,“襄阳耆旧更安在”,即问故人去后,襄阳还有没有值得思念的老人;颔联是想象友人归来,“岘首风流今有谁”即问今日襄阳还有没有像当年那样风流倜傥的才子?颈联是想象友人归来,“隐去亦寻庞氏宅”、“醉归还过习家池”,即问友人归来后将去何处寻访故居,又将如何度过余生呢?尾联则是感叹,“可能人事非前日,曾问青山知不知”,即问青山可曾知道人间世事的变化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答案】
①“方城汉水西”,指襄阳。②“更安在”,即:还有没有?③“岘首”,指汉末襄阳名流庞德公隐居之地,此处泛指襄阳。④“更”,代词,还是
⑤“潜踪”,隐居的意思。⑥“复”,还。⑦“隐去”,隐居,也作“潜踪”。⑧“庞氏宅”,指襄阳人庞德公所居宅第。⑨“习家池”,晋代襄阳刺史习郁所凿池。⑩“潜踪”,指隐居。⑪“曾”,通“增”,增加。⑫“青山”,指襄阳附近的青山。⑬“知”,了解,明白。⑭“人事”,世事。⑮“前日”,从前的日子,指往昔的日子。⑯“潜踪”,隐居。⑰“复”,又,再。⑱“隐迹”,隐居的意思。⑲“复”,“犹”的意思。⑳“复”,又。㉑“青山”,指襄阳附近的青山。㉒“知”,理解,懂得。㉓“否”同“不”。㉔“知”,了解。㉕“知”,了解。㉖“前”,以前。㉗“非”,不同于,不是。㉘“前日”,从前的日子。㉙“潜踪”,隐居。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写于诗人任黄州刺史时,与李氏妹夫仲章相别之后。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次句写友人从襄阳出发的情景。颔联是设想友人归来后的情况。颈联写友人归隐后的踪迹。末联抒发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全诗以李氏妹夫仲章归自襄阳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故友离去的感伤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首联是送别,“襄阳耆旧更安在”,即问故人去后,襄阳还有没有值得思念的老人;颔联是想象友人归来,“岘首风流今有谁”,即问今日襄阳还有没有像当年那样风流倜傥的才子?颈联是想象友人归来,“隐去亦寻庞氏宅”、“醉归还过习家池”,即问友人归来后将去何处寻访故居,又将如何度过余生呢?尾联则是感叹,“可能人事非前日,曾问青山知不知”,即问青山可曾知道人间世事的变化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