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军山前马退石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石的雄伟与马匹的艰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译文: 在军山前,一匹骏马奋力前行。 当它面对巨大的石壁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无论多么艰难曲折,我都要坚定信念前行。 即使风驰电掣般地追赶,也需收起鞍具。 恐怕这是龙宫通往仙府的道路, 或许不应在猿岭上建起星坛。
西林寺与焦炼师赋得阶下泉 回廊折旋绕空阶,暗想翻霜泻峭崖。 蕙带客寻经远涧,麻衣僧引到高斋。 流分晓月光难驻,响入清琴韵易谐。 时有真官访衰病,每同观听荡幽怀。 注释: 西林寺:指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面的东林寺。焦炼师:僧人的别称。赋得阶下泉:唐代文人在游览名胜或山水时,常以诗词为题,写景抒情。这里的“赋”是作诗的意思。阶下泉:指寺庙前院的石阶下流淌着的水。 回廊折旋绕空阶
投龙池 虎眼涡盘石窟中,古今俱向此投龙。 奫沦不啻深千丈,肸蚃皆应到九重。 洞穴昔闻通地府,风云今得遇灵踪。 无因犯世间雷雨,池面连天拔一峰。 注释:虎眼涡盘石窟中,古今俱向此投龙。 虎眼涡:形容石窟中石壁上的花纹像虎的眼睛一样,涡盘则是指这些纹路盘旋曲折的样子。投龙:指人们信仰中的神灵可以降临人间,就像投龙池一样。奫沦不啻:形容水潭深不见底。不啻:不仅仅是,表示程度之深。虺(huī)蛇
【译文】 寄给麻姑山,比喻供奉的仙翁 神仙乘着风下九天,推开乌云亲自挑选林泉。 屋檐吞食海魄迎接真气,道路环绕岩石根谒古仙。 道法胜于早向三洞俯伏,诗歌被六宫传颂。 如今万事皆轻弃,只待还丹驻鹤年。 【注释】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 羽客:仙人。 九天:指天界。 拨云亲自拣林泉:意思是说仙翁在天上,亲自挑选林泉。 海魄:海中月影或月光。 真气:道教中的长生不死之气。 三洞:道家认为天地人各有三洞
《看缙云山图》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明代诗人王稚登。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缙云山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仙境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看缙云山图:欣赏或观察一幅描绘缙云山的画卷。缙云山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以其秀丽的山水著称。 2. 谓见仙都二十年:似乎在这二十年中一直在寻找或期望看到仙都的景象。“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认为”,“仙都”通常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
【注释】 恐:怕;铁柱:即铁柱祠,在今湖北黄州。许真君,传说为东汉末年许逊,字敬之,汝南平舆人。晋咸和年间,任旌阳县令。后升任旌阳太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爱戴。后来他修道成仙,得道飞升。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建造了这座庙宇,供奉他的塑像。 老蛟:指蛟龙。重作患深:意思是说,蛟龙曾经作恶,使地方不得安宁。独埋铁柱至如今:意思是说,许真君独自将铁柱埋在地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根牢
注释: 严尚书重浚横泉井 —— 指严尚书重新疏浚了横泉井。 古甃千寻锁绿苔,老蛟曾遁此中来 —— 古井千年未用,青苔满砌,老蛟(龙)曾经从这井里逃出。 厌聆羽客提锋入,喜见将军仗节开 —— 厌倦听道士拿着拂尘进入(指占卜求仙),喜欢看见将军拿着符节开启(指驱邪)。 玉液洞通甘似醴,金瓶轮下殷如雷 —— 玉液水清澈甘甜像美酒,金盘转动发出的声音像雷声。 更闻堪疗群生疾,愿倚崇栏饮一杯 ——
诗句注释和赏析: 1. 彻骨金疮分已休,谢神妃护到灵丘。 - “彻骨金疮”形容伤势极为严重,几乎致命。 - “谢神妃护”意指得到神仙的庇护。 - “灵丘”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境界。 2. 供承洞府知何地,洒扫云房不记秋。 - “供承洞府”指的是供奉神灵或仙界的住所。 - “洒扫云房”形容清除尘垢,保持洁净。 - “不记秋”表示遗忘了四季的变化。 3. 金锁玉函虽照耀,宝书真篆敢窥求。
诗句释义与赏析冯双礼,指唐代诗人王昌龄。珠弹云璈,指演奏云璈乐,是一种音乐表演。王母词终荐碧桃,王母在歌曲结束时赠送碧桃。仙子奏云璈,仙女们演奏云璈乐。调凌空洞音初起,声音高亢清越。曲丽钧天韵更高,曲调优美动人。霞断已翔烟际鹤,彩霞消失时,一群仙鹤飞翔在烟云之上。风生欲抃海心鳌,海中的大龟被风激起,仿佛欲跳起来。瑶池侍女争回首,瑶池的侍女们纷纷回头张望。无限琅瑽坠节毛,无数琅玉坠落
【译文】 白石上的鹤身像仙人一样,古人根据其外形巧取名姓。山花落下处露出朱顶,雨夜来临时传来唳声。辽海没有寄语来,缑山请宽程。如果卫懿公还在,也会派遣轩车到这里迎接你。 【注释】 1. 石鹤:指白石上的鹤形石头。 2. 孤标逸鹤形:意谓鹤的身姿高洁超绝,如仙人一般。 3. 辽海:泛指远方地区。 4. 缑山:地名,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 5. 卫懿公:卫国国君。 6. 轩车:古代一种有窗子的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