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献夫
群峰擘翠此楼开,指点虚无是体裁。 碧玉无人谁作赋,白云终日共衔杯。 林坳露隐莺声远,屋角春深燕子来。 睡起开窗更何有,澄江对雨几萦回。 注释: 1. 群峰擘翠:形容山峰如碧绿的玉石般美丽,层层叠叠。 2. 此楼开:这座楼就像碧玉一样矗立在这里。 3. 指点虚无:这里指诗人站在楼上,指点着远处的景物,仿佛在创作一首关于虚无的诗篇。 4. 碧玉无人谁作赋:没有人能够像李白那样写出如此美丽的诗句。
梅花玉节为程代巡时言 绣衣风采绝尘埃,揽辔澄清海上回。 两载炎氛浑不见,十洲烟瘴已全开。 冰壶独映沧江月,玉杵相辉庾岭梅。 他日想君何处是,琅玕露立五云堆。 注释:梅花:指梅花香的酒(即“梅花酒”)。程代巡:程本立。程本立曾任福建按察使。梅花酒:相传晋代王羲之在山阴遇大雪,太傅谢安命人送酒,羲之将酒杯托在手上,与谢安同赏雪景,并赋《兰亭集序》。后用“梅花”代指美酒或名贵酒品。玉节
《元旦试笔次丹山家兄韵》是明代 方献夫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原文如下: ``` 谁教风雨入新年,兴在残梅剩菊边。 幽思秪堪花共语,病容不与世争妍。 未将东海扁舟去,愿借西樵半榻眠。 自笑一官能早计,十年刚办买山钱。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新年之际,面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境遇,所展现出的复杂情感和生活态度。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首联解析:“谁教风雨入新年”一句
官山楼成 频繁在樵山下建筑了官山楼,高阁凭凌碧汉头。 一枕清虚宜老梦,孤心缥缈与谁俦。 凭阑时发吟风兴,开户闲为得月谋。 当面北辰常在望,焚香每拜主恩优。 译文: 官山楼建成,我在这座高楼中多次仰望天空。 我在这里常常做着老梦,独自享受清虚的宁静。 我在栏杆边时常被清风所感动,打开门窗是为了欣赏美丽的月亮。 我常常望着北极星,感谢皇帝对我的恩惠和优待。 赏析: 这首诗以“官山楼成”为开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九载蒙恩两放归,昊天同戴日同辉。 - “九载”指的是九年的时间。 - “蒙恩”指的是受到皇帝的恩宠。 - “两放归”表示两次被召回朝廷。 - “昊天”指的是天空。 - “同戴日”意味着天空中太阳一同升起。 - “同辉”意味着太阳一同照耀。 2. 书囊借重黄龙诰,病体何胜绛鹤衣。 -
【注】短榻垂帏:病中床席。首丘:指故乡,古人认为故乡的山是“首丘”。齑(jī)骨:腌菜,这里指死后的遗骸。相国:指李纲,曾任宰相。留侯:张良,曾为汉高祖的谋臣。 译文: 病榻上低矮简陋的床帐环绕着生病的我,新年里人事纷繁令人几欲呻吟,归隐的愿望时时触动着我的心。 家乡的山川总牵动我的归思,即使粉身碎骨也难以消除我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李纲的功德被永远铭记在鼎鼎之上,张良的志向深藏于幽静的山林之中。
盛德篇赠伍侍御 在昔唐虞称盛德,一心危微慎精一。 予违汝弼臣且都,淫乐逸游君弗咈。 夏禹孜孜施鼓鼗,殷汤从谏亦如尧。 武王下车勤访道,皇皇召公忧旅獒。 猗与成康号至治,六典敷陈百官备。 瞽蒙献诵工进规,左史书言右书事。 自从监谤降秦威,汉帝庶几除族诽。 那知言路归台谏,非位不言言者稀。 爰使后王多失德,轮台虽悔夫何益。 城狐社鼠世复纷,仗马一鸣恒见斥。 轫首乘舆能几人,寥寥青史说埋轮。
【注释】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曰:天马,出西域。 黄金勒,天子之车也。 霓旌,旗也。 熏风台,殿名。 亸,垂下的样子。 缤纷,众多貌。 纷徘徊,形容人多而乱。 神武姿,指皇帝威武雄壮的仪表。 需云,须臾之间。 纤埃,微尘。 【赏析】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白马篇》序说:“汉孝武时,西极夜光来献,作《白马篇》以歌之。”本篇即咏马,而实咏人,是一首颂扬皇帝的诗。全诗从皇帝的车马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清饮未肯已,侑之以盘飧。足以尽我兴,何必是桃源。”这两句诗。解答此题,需要抓住关键词,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情怀,然后进行赏析。 “清饮”指淡酒,“盘飧”指简单的饭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酒已经畅饮不尽了,用简单的饭菜招待你。意思是说:我已经醉了,不用客气,随便吃点什么吧!诗人在杨梅村饮酒作乐,心情舒畅,所以不拘小节,随遇而安,以豁达、旷达的心态对待世事,不必追求名山胜地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主题。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采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通过山水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诗的主题围绕着“水”和“山”,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理想。 我们将逐句解释这首诗: 1. 烟霞在樵南,石泉在樵北。千里有神交,况复去咫尺。 烟霞:指山间的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樵北:指山北边,靠近樵夫居住的地方。 神交:形容彼此心灵相通。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