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教风雨入新年,兴在残梅剩菊边。
幽思秪堪花共语,病容不与世争妍。
未将东海扁舟去,愿借西樵半榻眠。
自笑一官能早计,十年刚办买山钱。

《元旦试笔次丹山家兄韵》是明代 方献夫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原文如下:

谁教风雨入新年,兴在残梅剩菊边。    
幽思秪堪花共语,病容不与世争妍。    
未将东海扁舟去,愿借西樵半榻眠。    
自笑一官能早计,十年刚办买山钱。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新年之际,面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境遇,所展现出的复杂情感和生活态度。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首联解析:“谁教风雨入新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新年风雨的无奈和感慨。风雨的到来,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未知和挑战。这里的“谁教”表达了一种无力感和宿命感,暗示着作者对于无法改变的命运的接受。

  2. 颔联解析:“兴在残梅剩菊边”一句,描绘了新年时节的自然景色。残梅剩菊虽然凋零,但在作者眼中,它们依然具有生命力和美感。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只能在这些自然景观中寻找慰藉。

  3. 颈联解析:“幽思秪堪花共语”一句,表现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幽思”指的是作者深沉的思考或忧愁;“花共语”则是指作者通过与花朵的对话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4. 尾联解析:“病容不与世争妍”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纷争的不屑和反感。这里的“病容”意味着作者身体虚弱、精神不佳的状态;“不与世争妍”则是指作者不愿意参与到世俗的利益争斗中去。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明确和突出。

  5. 全诗主题解析:整首诗以“元旦试笔次丹山家兄韵”为题,通过对新年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不仅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智慧。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自然、思考人生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