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
《南京六君咏 其六》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南京陷落时的情景,通过对六位英勇之士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与哀思。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每一个诗句及其背后的深意: 1. 诗句释义: - 痛哭桥边卒:描述了一个场景,在桥边痛哭的人们,他们可能是阵亡的士兵或被俘者,表现出对战争的悲痛和无力感。 - 临河羡独清:形容那些临河而立的人羡慕着河水的清澈
【注释】 得孙克咸死难信其一(丙戌) 讯:打听。嵩:指孙嵩,字克咸,作者的朋友。久:很久。变姓还:改变姓名而复归。不问:不知道。疑:怀疑。君:对人的尊称。 关门人渐至,死丧信初传。 门:家门。渐至:逐渐到来。死丧信:死亡的音信。 血化空山火,魂依子夜鹃。 血化:血化为火,比喻冤狱昭雪。子夜:即子时,古代以十二地支记时辰,子、丑为夜半,寅、卯为清晨,其余以此类推。子夜鹃:传说中的一种鸟名
延平书怀(丙戌) 江潭新叶落,庾信迥添愁。 门掩千家雨,寒归万井秋。 戈船横浙水,铁骑绕虔州。 昨夜金章下,传封恩泽侯。 注释: 1. 江潭新叶落:描述的是秋季的景象,江边的新叶已经落下,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2. 庾信迥添愁: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句往往充满了深深的忧愁。这里的“愁”指的是诗人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3. 门掩千家雨:描述的是下雨天的景象,门户被雨水掩映
《南京六君咏·其二》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作品。下面将一一解析这首诗的诗句、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回首钟山树:诗人回想起在钟山(南京的著名景点)的树木,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痕迹或自然之美。 - 伤心计部书:指因国事而忧心忡忡,书籍中充满了悲伤和忧虑的内容。 - 寝园闻渐废:在寝园区,听到那里逐渐荒废的消息。 - 宫殿早为墟:宫殿已经变成了废墟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 1. 得孙克咸死难信:表达了对孙子克咸的深深怀念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得孙"可能是诗人的自称或昵称,"克咸"可能是指孙子克咸的名字或者他的别称。"死难信"意味着在孙子克咸死后,诗人感到十分悲痛和难以相信这是真的。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家族中不幸事件的哀伤以及对孙子克咸的深情厚谊。 2. 其四(丙戌):这里的“其四”指的是诗歌中的第四部分,而“丙戌”是具体的日期。 3.
【注释】 南京六君咏 其一 (丁亥)「不走」黄端伯,居然揖左贤。 忘生缘学佛,骂敌反称颠。 岂有头皮硬,还期心血溅! 帐前新辫发,可悔罪通天!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借咏南京六君子的典故,讽刺了当时的一些无耻之徒的丑恶嘴脸。 首联两句写南京六君子中黄端伯的为人。“不走”,即不逃跑,表现其不屈从敌人的态度。“居然”二字说明他并不因为形势险峻而屈服,而是大义凛然,坚持原则。“揖左贤”
以下是对《忆龙眠 其三 (丁亥)》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零落山中伴:形容自己如同散落在山中的树木,孤独无依。 - 艰难乱后身:经历动乱之后,身心疲惫。 - 交游连党祸:指与人交往可能招致祸患。 - 亡命困风尘:逃亡途中陷入困境。 - 慎勿惭名父:不要轻易因为身份或名誉而感到羞愧。 - 惟宜养寡亲:应该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 三都孤馆夜
【注释】铮铮:形容人的声音或声音响亮。阉党:指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形成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称为阉党。要典:重要典籍。据:依据,根据。同流:混为一谈,一起沉沦。转恨杂鸡群:意思是痛恨被裹在一群不正当的人群中。可:可以,能够。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对南京六君子的讽刺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南京六君子的评价和态度,以及对他们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首联「铮铮杨御史,阉党共推君。」、「要典」三朝据
【注释】: 颇闻张吏部:听说张尚书。 不减邓攸贫: 邓攸在贫困中,没有失去操守。 海内存清节:四海之内还有保持清廉的节操。 朝端累党人:朝廷里还被牵连进党争的人士。 死生翻易决: 生死的抉择反而更难了。 同异底难泯: 对于不同的看法很难消除。 雪涕鄘城令:流着眼泪为鄘城令写奏章。 千言状正新:写了上千字的奏章,陈述正直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南京六君之一的张尚书的颂辞。 “颇闻张吏部
【解析】 (1)丁亥,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唐军战败,长安陷入混乱状态。诗人当时在洛阳。 (2)十年同出处:与安禄山、史思明一起从军打仗十年。出处,原指门第出身,这里比喻从军打仗。 (3)乱后数偏奇:安禄山、史思明作乱之后,所任命的官员多有奇特之处。数,通“悉”,全部;偏,特殊。 (4)作吏君先达:当官时,你比我先达。先达,指前辈或资历较深的人。 (5)从龙我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