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殷
【注释】 己巳:唐德宗贞元二年。 羊城:即广州,今属广东。 桂华:山名,在今广西桂林。 李嘉祐(yòu):唐代诗人。 京口:今江苏镇江。 旅泊:客居他乡。 发引:指发丧的仪式。 率成:犹言“随成”。 其三:第一部分诗的第三首,共十首。 百感中来不自由:百种感触一齐涌上心头,感到自己无法自主。 秦地故人:指在秦地的故交老友。 汉家宫阙:指汉朝的京都长安。 云拖雨脚:云雾拖住雨脚,形容云雨连绵不断。
【注释】 贫女吟:贫贱的少妇所作的诗歌。 东风吹柳,春日已长,柳条开始抽叶吐翠;沙苑:指长安郊外的苑囿,这里指皇宫附近的园林;草又芳:指春天的花草又绿又香;台榭:指宫殿和楼台;不兴:不能兴盛;歌:唱;舞:跳舞;蓬门:用蓬草编的门;绮罗香:指华丽的服饰。 休将:不要将;世态:世间的一切现象;悲尘事:悲愁世上的一切事物,悲叹尘世的纷扰;流尘:飘荡的尘土;暗竹房:指简陋的居室。 倚柱:靠着柱子坐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绕门清槿绝尘埃: - “绕门”可能指的是门前的庭院或小径被竹子环绕; - “清槿”指的是清新的槿花,通常用于庭院美化; - “绝尘埃”意味着这些植物使得庭院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尘埃,显得格外清新。 2. 别馆春还草乱催: - “别馆”可能是指一个与主宅分开的小居所; - “春还”暗示春天的到来; -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意思、手法及情感,考核这些内容时从意象、表现手法、语言和情感的角度命题,一般有疑难字词句的理解、感情的把握、手法的归纳和鉴赏能力的表达等。题干要求“赏析”,是要求考生赏析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因此
【解析】 “移家避寇逐行舟”“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 其四”:将家迁往避乱,随船而行,野水无情处处流动。在人间几经沧桑,伤心伤怀的事情很多,愁心更倍长,离别的忧愁也倍增。 “山中夜度空江水”“石室烟涵古桂秋”:在山中度过一个无月之夜,只见一片茫茫的江水,石室烟雾缭绕笼罩着古桂花树。 “惆怅此时频送目,蓼花凄冷露花浮”:在这凄凉寂寞的环境中,频频地凝视远山,蓼花飘落,寒霜满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能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赏析。本诗首句“移家避寇逐行舟”的意思是:为了避难全家迁移到江边居住,乘着小舟漂泊在外。“总为浮云能蔽日”,意思是:因为浮云遮蔽了太阳。“更无鹰隼与高秋”意思是:更没有什么鹰隼和高爽秋天的景象。 【答案】 译文: 我全家为了避战乱而搬家到江边居住,乘着小舟漂泊在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晚发胥江》 译文: 万家炊烟袅袅升起,隐映在云幢之中,桃叶渡波面平如镜,夜渡江水。 野艇无人时泛泛,海鸥与骄客双双相伴。 春天的愁思无法寄托于王孙草,归梦只能依偎在玉女窗前。 想洗濯沧浪之水,高歌一曲,却九曲十八弯,难以成调。 注释: 1. 晚发胥江:晚上从胥江出发。 2. 烟树隐云幢:烟雾缭绕,树木隐映在云朵之间。 3. 桃叶波平:指的是渡口的桃叶渡。 4.
【注释】: 1. 庭树、风烟:指庭院中的景象,风起时树影变幻,风吹动云烟。 2. 落叶浮秋水:树叶在水上飘动,好像秋天的水波。 3. 池月枯杨噪晚蝉:池塘里月亮映照在枯萎的杨柳上,夜晚的蝉声吵闹。 4. 桂岭瘴来云似墨:桂岭地区有瘴气,天空像用墨水画的一样。 5. 碧溪人去水如天:碧溪的水流像天空一样。 6. 长沙不久留才子:长沙不远,你很快就可以留下你的才华。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送乡人南还:这是整首诗的主题,描述了作者送别一位乡人向南返回的情景。“南还”意味着乡人即将离开家乡,回归故土。 2. 禁城春色晓苍苍:描述了京城春天的景色,清晨的天空显得格外清澈明亮。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遥见飞尘入建章:远处可以看到尘土飞扬,这是建章宫的景象。建章宫是汉代皇宫之一,这里的描写暗示了离别的沉重和不舍。 4. 白首相知犹按剑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杜甫游历的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青山隐隐水迢迢,却算游程岁月遥。 - 青山隐隐(指远处的山影模糊不清,显得幽静而遥远):形容景色秀丽,但距离感强烈,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 却算游程岁月遥(指杜甫在这段旅途中所花费的时间很长,感觉时间漫长):表示虽然行程遥远,但在漫长的旅途中,诗人感慨时间过得快,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遗憾。 清海城头空有月,浔阳江上不通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