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福
诗句翻译: 开帘看春客窗暖,古壁尘埋碧瑶简。 娇莺夜挟东风归,桃株满林红玉烂。 注释与赏析: 1. 开帘看春客窗暖,古壁尘埋碧瑶简。 - 翻译:打开窗帘观看春天的景象,窗外的窗户温暖宜人;古老的墙壁上积满了灰尘,覆盖着那碧绿色的瑶简。 - 注释:瑶简是古代的一种书写材料,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竹简或木简,上面刻有文字或图案,用以记录重要信息。 - 赏析
【译文】 秋风起,树梢上飘动着梧桐的影子。人们都说秋风使人悲伤,我却觉得秋风让人喜悦。 彤云散尽,烟尘消散,万里乾坤变得清透如洗。大雁横渡四海,隼鸟孤独地飞翔在千里之外。 从渠伯劳燕,零落的蓬草苇。芄兰傲霜,秀美苍玉;丛桂摇空,喷金蕊。 蒲柳的姿态,萧疏叹零萎。人们说西风吹人老,使皮肤发红变枯稿。 又说西风生客愁,寒心裂肝脑。唉呀!西风啊本来无情,令人恐惧者自惊颤,衰老者自惊恐。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 - 非弓非镜亦非梳:这一句表达了月亮的形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弓形或镜面。这里的“梳”可能指的是月牙,暗示了月亮在夜空中呈现的独特形态。 - 二十还同一十初:这里“二十”和“一十”都指代天干地支,可能是诗人自创的词汇或者对天文现象的比喻。诗人可能试图表达某种天文规律或周期。 - 借问嫦娥蚀多少:这是询问月亮(嫦娥)被侵蚀了多少
纨扇行 妾有一匹绢,照眼光凌乱。范以湘江筠,裁为合欢扇。 娟娟花月美,皎皎梅雪灿。向来启炎溽,执手同缱绻。 朝携麦陇去,为妾障容面。暮伴纱厨宿,为妾散香汗。 恩情非轻薄,信誓成旦旦。华容未衰朽,世路易冰炭。 终身隔幽闲,谁复转清盼。君不见金屋贮阿娇,长门锁春怨。 玉楼宴环奴,驿庭碎花钿。人耶物耶古如斯,彳亍风前发三叹。 注释: 1. 妾有一匹绢:我有一匹绸子。 2. 范以湘江筠
【注释】 1. 遣睡魔: 指消除睡魔。 2. 斗斋: 指书房。 3. 书案粘痴发深省: 指读书使头发粘在书上而深思反省。 4. 幽怀欲置寥廓乡, 黑魔极豫华胥境: 指心中幽深的想法想放到遥远的地方,黑魔极豫华胥境,指心中的想法像黑魔王一样难以控制。 5. 痴人懒魄何惺松: 指愚笨的人懒得振作精神。 6. 垂头闭目甘相从: 指低头闭目,任凭命运安排。 7. 心猿意马付缰缚: 指心猿意马被束缚住。
注释: 十八夜月 十八夜:农历十二月十八日,即冬至节后的第一个晚上。 二九长宵此夜当,镜轮虽破有馀光。 二九: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之交的时期。长宵:漫长的夜晚。此夜当:这个晚上。镜轮:指镜子,此处用来象征月亮。破:破碎。有馀光:还有剩余的光亮。 劝君夜饮停杯待,二鼓初敲管上窗。 劝君:劝你。夜饮:夜里喝酒。停杯:停止饮酒。待:等待。二鼓:古代计时法,每更击鼓报时,二更相当于现在的2-4点之间。管
【注释】 十九夜月:指农历十月十九日的月亮。 玉漏迢迢夜未央,俄看卯白上东方:“玉漏”指古代计时器漏壶;“迢迢”形容时间长久;“未央”,未尽、不尽,这里指夜晚很长。 俄看卯白上东方:俄,忽然;卯白,即拂晓时分;上,升起;东方,指太阳。 桂影依然在,想是仙枝会短长:“桂影”,即月影,指月亮投下的影子。“短长”,指月亮的圆缺变化。 【译文】 深夜的漏壶已滴了很长时间,忽然看到东方的天刚露出鱼白。
【注释】 十六夜月:即十五的月亮。婵娟,指嫦娥。姮娥,即嫦娥。缘:缘分。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自况之作。“十五圆非今夜圆”,意思是说十五的月亮不是今晚出现的月亮。这两句以月亮的盈亏来喻人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济的感慨。“只因圆处减婵娟”的意思是:月亮之所以在今天圆,是因为今天的月亮比十五的月亮更圆。这里用“婵娟”来形容月亮,婵娟本意是指美女,这里借指月亮的圆满、皎洁
【注释】 十二夜月:十二点月亮。 晚至天心过半轮,微微清影照黄昏:到了傍晚月亮已经过了天心,只留下一半的圆月,月光如水,洒在天空和地上,映衬着黄昏时分的美景。 忘眠任到三更鼓,留住馀光件酒樽:我忘记了疲倦,一直到深夜三更鼓声响起的时候,才睡去。我留连这美丽的月光,将它留在了我的酒杯里,让它陪伴我度过这个夜晚。 【赏析】 《十二夜月》是唐代诗人刘方平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夜景画面
【注释】良夜推移二七当:良夜即指中秋月圆之时,推移二七当即指十五日。银蟾:即月亮。光辉未必输三五:三五,即农历十五的月亮,也指十五的圆月。任待邀朋酒满觞:任,任凭,等待。邀朋,约朋友来饮酒赏月。 【赏析】这是一首咏赞中秋明月的诗。首句写“良夜”即中秋月圆之时推移到了十五,第二句说月亮虽然已圆满无缺,但还差一点,第三句说月亮虽不完美,但是并不逊色于元宵节时圆月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