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摸鱼儿·咏蛙 [南宋]辛弃疾 怪生来、衣青纡紫,看谁如尔侥幸。怒怀不向沧溟吐,只傍石窝苔径。喧暮井。似草泽、英雄跃马相争竞。吟馀睡醒。爱蝌蚪文奇,将伊戏学,字比烂冰劲。 黄昏后,休道多言厌听。当年曾荷恩命。五湖蹂躏中原路,望断华林佳境。叹故国、繁华已付东流尽。凭君莫问。纵往事悠悠,通宵阁阁,不尽为官恨。 注释: ①“衣青”:指穿着青色衣服。②纡紫:指穿紫色的衣裳,形容地位高。③“沧溟”,大海
摸鱼儿 怅重重、楚峰十二,行云还未成雨。双塘生长相思草,欲采自怜春暮。春未去。指落照、明边有个销魂处。红楼第五。认几叶枇杷,数枝杨柳,一颗小桃树。花如绣,曾是青溪暂住。 而今休唱金缕。紫姑乩畔猊烟瘦;仙梦总无凭据。愁欲赋。略记得、些些闲事闲情绪。番风暗数。算燕肯思量,莺将惆怅,都入断肠句。 注释: 1. 怅重:感叹。重重,形容感慨很多。 2. 十二:十二座山峰。 3. 双塘:池塘。 4. 相思草
摸鱼儿 是清狂,未妨惆怅,香痕襟上曾涴。十三桥畔春犹在,隐隐一层青琐。花影卧。记月在、帘边人在帘边坐。沈沈意可。正银字盘心,粉函亲面,依约玉钗堕。 瑶琴柱,艳曲无人续和。年来情事都左。当时琼姊分明语,准拟两眉愁锁。重误我。已二月、花朝三月清明过。芳音未妥。恁昨夜星辰,今宵风雨,天气也无那。 【注释】 1.清狂:形容人的举止行为不受世俗礼节约束,自由放纵。 2.惆怅:心中不悦。 3.香痕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名为《摸鱼儿·漳河吊铜雀台》。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一、诗句解释: 1. “问斜阳、雀台何处”:询问斜阳下的铜雀台在哪里。 2. “东风吹老人世”:东风拂面,吹老了岁月。 3. “漳河一带伤心色”:漳河流域一带充满了悲伤的色彩。 4. “绿遍往时烟水”:曾经的景色已经变得绿色,笼罩在烟雾和水汽之中。 5. “歌舞地,只寂寂
摸鱼儿·和简庵青云谱之作 作者:辛弃疾 背高城、小车迎路,苕苕铃语初断。畦塍渐入神仙境,花度陌尘香软。秋意满。是桂苑分枝,招隐留经院。风幡自转。问故宅栖梅,王孙梦草,应怪我来晚。呼吟伴。 暂豁凭高倦眼。归云沙鸟明暗。羽衣霓葆都冥漠,怀古悼今情懒。人世换。恨强半丹成,犹有黄金叹。扪苔步藓。怅辟谷无灵,餐芝未许,酒醒梦归远。 注释: 1. 背高城、小车迎路:指作者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景象。 2.
摸鱼儿·丁煦洲先生索题某司马湖庄福隐图 占幽居、六桥东畔,天然柳港花坞。书楼掩映窗三面,咫尺翠屏云聚。携胜侣。算福地、仙乡最好诗人住。吟情漫与。怕竹马迎来,金鱼挽定,未放使君去。 空中想,指点刘郎前度。盟鸥今在何许。卅年影事匆匆过,谁访绿苔题句。清梦阻。更那得、片帆吹到江南路。披图认取。但栏角听莺,船唇载鹤,寻我旧游处。 注释: 占幽居:占据着幽静的地方(隐居)。 六桥
【注释】 摸鱼儿:词牌名。又名“万叶千声”、“楚江秋”、“惜馀春”,双调九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平韵,前后阕各两仄韵,一叠韵。 索:求取。陈桂舫:人名。孝廉:汉代举孝廉为官的制度。 村居:农村的住宅。 衙:指官府。 青罗碧玉:喻指女子美丽如青翠的罗纱、碧绿的玉石。 簪组:古代女子发饰的总称。这里指代妇女的服饰和妆饰。 嘤呜丽句:即“咏物”之作。嘤:形容鸣叫声婉转动听。 鸥盟:比喻与朋友相好,共游江湖
摸鱼儿·索陈桂舫孝廉写村居图扇 古咸平、数椽小筑,乡村风物堪溯。柳堤槐巷寻常景,幽意也传毫素。君傥许。为点染、来青粉本瓯香谱。闲云貌取。更六枳篱边,邻翁三雨,倚杖话农圃。 郊居好,消受竹晨花午。漫嫌归计迟暮。沉吟后约从君问,画里可能同住。清汴路。梦不到、绿榕红豆衔杯处。低回俊侣。对几摺疏筠,相思未抵,官阁剪灯语。 注释: 1. 咸平:指北宋宋真宗年号(998-1003)。 2. 数椽小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来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并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赏析。 “绮帘朱户,愁窥花底幽径”意思是:绣着彩色图案的帘子、朱红色的门户,我忧愁地窥视着那花影下的小径。“绮”指有花纹的丝织品;“朱”指红色。“愁”,指忧伤。“幽径”指偏僻的小径。 “是闲曾系游骢住,繁杏夭桃相映”意思是:曾经拴在游骢上悠闲地漫步,繁茂的杏花
【注释】 1)误年:一年已过。 2)几番花信:几次春到的消息。 3)南园花事:指《南乡子》中的“花有重开日”。 4)素秋:指深秋季节。 5)霜空四警:指寒霜降临,万物凋零。 6)巴山:指巫峡山。 7)阳台下:指巫山神女传说中的地方。 8)美人远隔:指巫山神女与楚王的爱情被阻。 9)葭苇乱流千顷:指江水茫茫一片,没有边际。 10)归未稳:指归期难定。 11)同心结:指夫妻恩爱。 12)钗簪宝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