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瑛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河满子”。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或两仄韵。上片第一、二句为正体,下片第四、五句为正体。 谒金门:忆大姊:回忆自己的姐姐。 雨初歇:雨刚停。 绕树啼鸟声咽:树枝上的鸟儿叫声哽咽。 寂寂:寂静无声。 窗棂(liáng):窗户格子。 寒怯怯:冷得颤抖。 西风:秋季的风。 又是:又是一个。 暮秋节:指秋季的末季。 别情凄切:离别之情悲凉。 倚槛低眉
【译文】 秋天的傍晚,我来到故园,看见那衰败的柳枝。 塞鸿催促着我回家,在午睡中被它轻轻地唤醒。 悄悄地走近三径全荒的故园,只见残存的柳丝,对着人凄然黯淡。 织着恨,织着愁,缠住那斜阳中的一线。 听着西风越来越紧,薄暮里栖鸟又唱遍。 曾经年少的时候,早霜尚未浅深。 怎想到近来阅世,已无青眼。 记得去年春天时,绿到江南。 画舸香车载情归去。 而今古往荣枯,更加消得几回歌叹? 只有昏烟依旧
踏莎行·题兰花帧子 细叶摇春,疏花弄影,一枝曾记簪云鬓。如何憔悴画中看,红心也是恹恹病。墨散苍烟,水分青晕,杜娘踪迹凭谁问。暗香吹遍不逢人,湘阴月上秋魂吟。 译文赏析: 《踏莎行·题兰花帧子》是清代诗人江瑛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美态以及作者对它的深深眷恋。诗中的“细叶摇春,疏花弄影”形容了兰花的娇小和飘逸,而“一枝曾记簪云鬓”则回忆了曾经与这花儿有关的往事,增添了几分怀旧之情。
卜算子慢·寄许淑慧 风吹败叶,冷翠乱烟,脉脉素云天暮。闷倚阑干,难遣别时心绪。记花前、携手当时路。剩岑寂、深苔曲径,怕寻旧日游处。 秉烛情何许。叹锦箧空留,断肠诗句。待展云笺,独自懒吟愁赋。向孤灯、憔悴浑无语。听院外、声声蟋蟀,伴离人清苦。 译文: 风轻轻吹过落叶,冷翠乱烟笼罩着天空,黄昏的素云让人感到寂寞。我默默地倚在栏杆上,心中难以排遣离别时的忧愁。回忆起当年我们在花前牵手走过的小路
【注释】 黯销魂:形容愁苦之极,悲伤至极。又黄昏:指又到了傍晚时分。一阵西风一雁声:西风萧瑟,孤雁哀鸣。 谁家:是谁家的。秋思深:秋天的思念很深。 背银灯:背着银色的灯,即点着油灯。掩啼痕:用手帕掩住眼泪。 药灶:煎药的炉子。飘香:中药熬熟了散发出香味。病骨轻:病情减轻,身体变得轻松。 晚风:夜晚的清风。愁不胜:愁绪难以承受。 【译文】 长相思啊,和秋玉病中。 黯然销魂,又是黄昏时分。
【注释】 斜日:指太阳偏西时。 倚西栏:靠着西边的栏杆。 小园:小花园。 蝉:知了。 凄咽:声音哀伤悲切。 衰柳:枯弱的柳树。 只是人消瘦:只希望你人不瘦。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病后愁怀。上片起首三句写景,渲染环境气氛。“斜日后”,点出时间是傍晚;“独倚西栏痴望久”,刻画女子倚栏眺望、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下片写景抒情。“风冷罗衫袖”写天气寒冷,衣袂飘动,表现女子的体态与神情。“小园蝉声凄咽
愁红未化秋魂影。香消别泪胭脂冷。 断肠小窗前。晚寒如旧年。 幽花重折取。但听空阶雨。 银烛倍凄凉。不关春梦长
小院苍苔向晚深。 木樨香冷一轮清。 几层帘影月阴阴。 分写秋光妆阁里,西风征雁北来声。 传来霜信满芜城。
小园曾伴桃花落。丝丝还带春烟薄。 轻絮不禁风。任它西复东。 此时重折遍。依旧楼头见。 何处认离亭。黄鹂三两声
东风乍卷纤云散,盈盈素娥如雪。 照著梅花,暗情依旧,醉里不堪攀折。 屏山几叠,怕春色重来,吟怀又别。 无限销魂,此时怊怅向谁说。 新愁岑寂未遣。 奈些些往事,还作凄切。 半箧香痕,几年灯影,难记悲欢离合。 柔肠千结。 叹剪翠裁红,冷芳都歇。 闭却纱窗,绣衫和恨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