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摇春,疏花弄影。一枝曾记簪云鬓。如何憔悴画中看,红心也是恹恹病。
墨散苍烟,水分青晕。杜娘踪迹凭谁问。暗香吹遍不逢人,湘阴月上秋魂吟。

踏莎行·题兰花帧子

细叶摇春,疏花弄影,一枝曾记簪云鬓。如何憔悴画中看,红心也是恹恹病。墨散苍烟,水分青晕,杜娘踪迹凭谁问。暗香吹遍不逢人,湘阴月上秋魂吟。

译文赏析:

《踏莎行·题兰花帧子》是清代诗人江瑛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美态以及作者对它的深深眷恋。诗中的“细叶摇春,疏花弄影”形容了兰花的娇小和飘逸,而“一枝曾记簪云鬓”则回忆了曾经与这花儿有关的往事,增添了几分怀旧之情。

随着诗句的推进,“如何憔悴画中看,红心也是恹恹病”,表达了一种哀愁和无奈,仿佛在画中的兰花也带着病态,让人感到怜惜。接着,“墨散苍烟,水分青晕”以淡雅的墨色和淡淡的水色描绘出兰花的清幽,但随后的“杜娘踪迹凭谁问”又透露出了一种迷茫,不知这位“杜娘”(即兰花)究竟在哪里。这种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过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暗香吹遍不逢人,湘阴月上秋魂吟”展现了兰花独特的香气和夜晚的静谧场景,使整个画面更加宁静而深远。最后一句“湘阴月上秋魂吟”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仿佛在月光下,诗人独自感叹兰花的孤寂与高洁。

《踏莎行·题兰花帧子》不仅是对兰花之美的艺术赞美,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受,还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