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剪剪秋光暮。萧萧败叶敲朱户。
阶下乱虫鸣。幽闺愁独听。
愔愔窗上月。照见人凄切。
不觉漏声残。夜深花影寒。

【注释】

西风:秋风。

剪剪:形容风声。

萧萧:风吹树木的声音。

败叶:落在地上的树叶。

朱户:红色的门。

阶下:台阶下,指室内。

愔愔(yīn)窗上月:安静的月光。

愔愔:宁静的样子。

凄切:凄凉悲苦的样子。

漏声残:夜深人静时,漏壶里的水声也渐渐停歇了。

【赏析】

《菩萨蛮》词牌名。此为唐教坊曲之一,因李白《菩萨蛮》词而得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转一平韵,前阕第四、第五句同韵,後阕第四、第五句同韵。

上阕描写秋夜中闺中女子独听落叶之声响彻庭院的幽居生活。

起首两句写秋日傍晚,秋风瑟瑟,吹落的枯叶敲打着红门。“萧萧”是风吹树叶的声音,“败叶”即已落地的枯叶。“敲”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落叶随风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有节奏般地敲打着红色的门户。这一句不仅描绘出晚秋时节特有的景色,而且通过落叶之声,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愁绪。

接下来两句写主人公在寂静的夜晚,独自聆听着窗外乱虫的鸣叫。“阶下”指的是屋内阶前之地;“乱虫鸣”则形象地描述了蟋蟀等昆虫在夜间四处活动,发出嘈杂的声响。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也进一步渲染了她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结尾两句写主人公静静地仰望着窗外明亮的月光,感受到它带来的阵阵凉意。“愔愔”二字用来形容月光的宁静、安详,给人一种平静祥和的感觉。而“照见人凄切”则点明了月光之下,主人公感受到了深深的孤寂与凄凉。“不觉漏声残”,意味着时间已经流逝到了深夜,主人公不禁感慨时光的无情。

下阕描写的是主人公在深夜时分听到的漏壶滴水声,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感。

“不觉漏声断”中的“不觉”表示主人公对于时间的流逝并未有所察觉,直到漏声完全停止。这里的“漏声断”既是指夜深人静时,漏壶中的水流声也渐渐停歇了,也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带走了多少欢聚的时光。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这种孤独的无奈和寂寞的感受。“夜深花影寒”,以花影衬托出夜晚的寂静与寒冷,而“花影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深人静的孤独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秋夜中闺中女子独自聆听落叶之声、感受月光之冷的场景,展现了她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同时,词中还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词作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