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世南
【赏析】 《阮郎归·过十锦塘感旧》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婉约词”的典范之作。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开头两句描写了杏花疏雨洒在香堤上的景色,以及高楼帘幕低垂的景象;第三句描绘了远山映水、夕阳西下的宁静画面;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美景无法欣赏的遗憾和春愁压住了翠眉的无奈之情。全词意境幽雅而清新,情感细腻且真挚。 【译文】 杏花疏雨洒在香堤上,高楼里帘幕低垂着
【解析】 “玉露酿秋寒”中的“酿”意为“凝结”,这里指凝结成露珠。“怕杀衾单”,意思是怕被子太薄(凉),用词新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夜深独处时的感受。 “凤楼人远信难传”中“凤楼”,即凤凰楼,是皇帝所居的宫殿,也泛指宫殿。“信难传”意思是消息难以传来,这里指的是远方的亲人的消息。“立尽清宵明月影”,意思是直到天明月亮才落下去,这里的“立尽”,有“站”“等”“守”等多重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综合分析能力,即综合运用诗歌的有关知识来理解、评价古代诗歌作品的能力。 “画楼灯灭。轻开绣户帘低揭”的意思是:画楼上的灯光已经熄灭了,轻轻地推开绣门帘。“画楼”,泛指精美的楼台,也指女子的居室;“轻”是轻轻的意思。“灯灭”“轻开”描写的是时间,从日落到天明。“轻开绣户帘低揭”描写的是动作,从打开绣户到低揭帘子的过程,表现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昭君怨”、“减字木兰花”。双调,五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 同诸子集王绥山蛛隐亭: 聚集在一起的众友人在王绥山蛛隐亭聚会。 日暖池塘春草齐:阳光明媚温暖,池塘中的春草长得非常茂盛。 杜鹃花影外、杜鹃啼:在杜鹃花的影子外可以听到杜鹃鸟的叫声。 新雨过、山翠欲沾衣:一场春雨刚刚停歇,山间树木的颜色绿得就像要滴落下来一样。 旧相知:以前的朋友。 重此会:再次相聚
诗句释义: 1. 曙雪凝琼貌,春山压翠蛾:描述清晨时雪覆盖的景象,如玉般晶莹,春天的山峦如同画中的女子轻轻俯身("压") 2. 偶来芳径暂婆娑:偶尔来到这芬芳的小径上稍作停留,轻轻地摆动。 3. 喜得书斋深处,少人过:很高兴能在这里独自享受宁静,没有人打扰。 4. 小立兜金缕,闲行整砑罗:轻轻地立着,整理着自己的衣服,走动时小心翼翼,避免破坏衣物。 5. 樱桃微绽笑生窝:樱桃微微地张开
【注释】 1. 隔重闉:隔着重重的城墙。 2. 青山千叠(dié):形容山重叠的样子。 3. 锁寒云:把寒冷的云彩封锁在山上。 4. 梦去梦回遮不住:梦里去,梦里回来,也遮不住,形容梦魂颠倒迷离的状态。 5. 柳叶展眉颦(mǐn):柳叶舒展眉头,像蹙(cù)着眉头的样子,形容人心情烦闷不舒畅的样子。 6. 莺燕纷纷:形容春天里各种鸟儿飞来飞去的景象。 7. 奈何春:又何奈,无可奈何。 8.
【赏析】 《谒金门·春感》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绘了春天里,庭院中的残花、飞花、满阶的红泪等景象;下片以马鞭和山影作结,抒发了作者对国事和个人境遇的无限感慨。全词通过春日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后,仍怀有故国之思的心情。 “春寂寂”三字点出季节,为整个词奠定了抒情基调。“人似晓风无力”一句中“人”与前句之“春”相呼应,写春天里人的感觉:春风轻拂,却使人感到力不从心
【诗词】 点绛唇·过柴以忱园中赏牡丹 忆昔芳时,花间曾绾同心结。飞飞蝴蝶。细草轻烟抹。 何事而今,楼迥人难接。愁千叠。玉钗敲折。一枕残更月。 【注释】 - 点绛唇:词牌名。 - 柴以忱:人名,此处指代诗人。 - 芳时:美好时期或岁月。 - 绾同心结:把同心结系在手腕上,表示相爱或约定。 - 飞飞蝴蝶: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比喻女子轻盈飘逸的身姿。 - 细草轻烟抹:形容草地细软,烟霭轻浮如画。 -
菩萨蛮·春闺 暖风轻掮游丝袅。绿窗睡起闻啼鸟。何处认伊家。隔墙无数花。小庭春欲暮。满地飘红雨。晓踏翠苔看。双鸳香露寒。 注释: - 暖风轻掮游丝袅:温暖的春风轻轻吹动,使得游丝在风中摇曳。 - 绿窗睡起闻啼鸟:在绿意盎然的窗户旁醒来,听到窗外的鸟儿鸣叫。 - 何处认伊家:如何辨认出她家的方向呢? - 隔墙无数花:隔着墙壁有无数的花儿盛开。 - 小庭春欲暮:小庭院中的春天即将结束。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闲倚槛”意思是闲适地靠在栏杆上;“螺翠淡眉尖”意思是螺髻上的翠玉饰品映照在眉毛的末端,形容女子眉毛细长;“满院落花春昼静”意思是院子里落满了花朵,春天的午后宁静而平和;“一窗疏雨暮寒添”,意思是窗户外飘来淡淡的春雨,暮色里增添了寒意。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闲适、清幽、寂寞的生活图景。 【答案】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