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觐
五丈原 筹策南方定,中原尚可为。 出师再陈表,涕泣已长辞。 注释: 筹策:谋划,策略。 五丈原:位于今陕西岐山东北,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时曾屯兵于此。 陈表:上疏陈述军情,即《出师表》。 译文: 谋划南方能平定,中原还是有可能的。 再次上表陈述军情,泪水早已湿透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当时唐朝已经灭亡,但吐蕃又乘机入侵。杜甫写这首诗,是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注释】 绝裾情已忍:指因被贬而断绝亲情。裾,衣服前襟。 英英有白云:形容山中风景秀美。英英,美好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思亲的七言律诗。开头两句是说自己被贬官去边远地区,已经断绝了和亲人的联系,但心中却还思念着家人和家乡。“绝裾”,意为断然离去,断绝关系。“抱檄”,意为拿着委任状,此处指被贬为地方官员。“欣”,高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我被贬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去
客景逢除夕,无聊转厌喧。 遥知北堂上,焚烛看花繁。 注释:在除夕这一天,我独自来到户外赏景,但内心却感到无聊和厌烦,喧闹的人群让我感到烦躁不安。远远地看到北堂上,家人正在点燃烛火欣赏盛开的花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这个特殊时刻的情感体验。首句“客景逢除夕”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除夕之夜,诗人独自一人外出。次句“无聊转厌喧”,表达了他由于长时间的孤独和寂寞而感到厌倦喧嚣
【注释】 丹桂:桂花。古人以桂为仙树,因之称桂花为丹桂。 种:植物的种子。 黄金:比喻富贵荣华。 南浦:即南浦桥,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北岸。 心事两悠悠:心中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别情诗。诗人在南浦桥送别友人佟松泉时,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写景抒情,末一句直接抒情,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丹桂犹留种”,言桂花虽已凋零,但种子尚存,暗示朋友虽然要离去
【注释】 口占:即口头吟成,即即兴之作。绝句:一种四句的短诗。庭院:指院落、宅院。树光:树叶的光华。重:浓密。渐知:逐渐知道。生意:植物发芽生长的状态,比喻事物开始发展。团:聚拢。摇落:凋残,衰落。亦: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景物的诗。首句“庭院树光重”,写初夏时树木繁茂,树叶茂密;次句“渐知生意浓”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知道树木的生长状态越来越旺盛;三句“当风未团绿”写风吹过
注释: 烛光摇曳,发出淡淡的青焰,知道是因为夜深了还没有睡觉。 只有摇动的红烛处,让人疑惑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独坐读书的图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书房内静谧的氛围,以及他独自一人在黑暗中努力坚持的场景。其中,“兰膏”和“摇红”都象征着烛光,而“知是夜眠迟”则揭示了诗人深夜仍在书桌前苦读的原因。最后一句“千秋不释疑”则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决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注释: 1. 天涯石 - 指的是位于天边或远离尘世的石头。 2. 天涯高且远 - 表示石头非常高,而且距离人间很远。 3. 顽石擅其名 - 说这块石头非常坚硬,因此得名“天涯石”。 4. 何处天涯是 - 表达对天边的迷茫和困惑。 5. 人间无尽程 - 形容人世间的道路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块名为“天涯石”的石头,表达了诗人对于天边和人间的深刻思考。首先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咫尺天涯望里春,含情脉脉独伤神。 - 注释:“咫尺”意指距离很近,“天涯”则形容相隔遥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虽近在咫尺,却如同身处天边一般,感受到深深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但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的孤独和忧伤更加强烈。 - 译文:虽然我与她的距离只有咫尺之遥,但心中却感到仿佛隔了遥远的天涯。望着春日的景象,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她的深情
【注释】 卢峰口:即庐山口。卢峰,即庐山的东山。 将军射虎尚雄心:比喻有远大的志向和壮志,不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 封侯:古代以功封爵位,封侯是最高的荣誉。 羞刀笔:意指因不能立功受赏,而感到羞耻。 饮羽:饮恨,即饮恨长叹。 【赏析 1】 此诗为作者登庐山后所作。首句“茂草丰林万壑阴”写山中景色,用“茂草”、“丰林”写出了山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用“万壑阴”描绘出了山中的幽深与寂静
【注释】 起倾:兴起;倾,倒下。 江左:长江以东地区,这里指建康。 胜败:胜利和失败。 寻常事:平凡的事情。 支:支撑,承担。 【赏析】 是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慨叹。诗中“秦兵”、“江左”指代历史上的秦朝与南朝宋王朝。首句写秦王朝的强大,次句写宋军的胜利,三句写战争胜负都是常有的事,四、五句写即使胜利了也不能长久,最后以“如何两不支”点明主题,表明只有人民才是真正支持战争的力量。全诗结构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