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觐
诗词名句导航 国学荟 金朝觐《书院内小斋花草去年所手植也今又重开感而赋之·其三》 掩映东墙接绿阴,重门不启碧苔深。 偷闲只合窥园去,恐负黄花一片心。 注释解析 1. 掩映东墙接绿阴 - 掩映:指遮挡和映衬。 - 东墙:此处指位于书院东侧的墙壁。 - 接绿阴:连接绿色植物形成的阴凉之地。 2. 重门不启碧苔深 - 重门:双重门扉。 - 不启:未开启状态。 - 碧苔深
【注释】 别山 :指东吴故都。 戏题:游戏地题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别离的五言绝句。首两句写别业别离久,别恨长;次两句写别后感怀牵别绪,别人说出别山阳。全诗写得情深意切。 “别业别离久”,是说离别已经很长时间了。“别离久”三字,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久,又暗示离愁之深。“东风”二字,化用南朝宋谢庄《宋孝武帝广陵王休妃传》中的“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别恨长”即由“别恨”生发而来
望笔架山 三丫倚汉峙双双,望若惊人意欲降。 合遣沧溟成墨沈,巨灵擎笔大如杠。 注释: - 望笔架山:形容笔架山高峻挺拔,如同三支箭一样屹立着。 - 三丫倚汉峙双双:形容笔架山的形状像三个分支的箭,矗立在汉代的土地上。 - 望若惊人意欲降:形容笔架山的高度令人惊叹,仿佛要下降。 - 合遣沧溟成墨沈:形容笔架山的气势如同沧海一般浩瀚,形成一种深沉的墨色。 - 巨灵擎笔大如杠:形容笔架山高大威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素养的把握,重点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画诗歌中的关键性意象,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意象,最后结合全诗分析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此题中关键词为“翠岩山” “红尘”,结合注释可知,翠岩山:青翠的山岩;红尘:红尘世界,指人世间。 【答案】 登翠岩山,云山飘渺共低迷,万木青葱入望齐
【注释】 宿山房:在山上建的草舍。 鸡报空林正五更:公鸡报晓,正是五更天。 六尘清:指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皆无。 黄粱熟:古代故事,说卢生在邯郸旅店投宿,遇仙人刘安以神丹喂食,梦见自己登仙。醒后,煮食所吞之药,其味如饴。 梦醒晨钟第一声:梦醒后听到晨钟的第一声。 【赏析】 《宿山房》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于五日之后,才想起昨夜曾宿过一个草堂。他记起了这个草堂的来历。原来这是一座“山房”
【注释】 微雨:小雨。轻风:指和缓的风。接轸(zhěn,马驾辕时套在颈上的长木棍):指马驾车。轸,车后横木。过,经过。驿亭:驿站。沙河:水名,源出陕西宜川县,流经山西临猗、运城,入河南孟州,入河。烟树:雾霭中的树木。绕:环绕。连朝:连续几天。渐觉:渐渐感到。乡音异:方言不同。来路:归程之路。云山:指故乡的山。天际:天边。赏析: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细雨、和缓的风、笼罩着烟雾的树林,穿过沙河驿
注释:我贫穷的时候,命运让我托付冥间来报效;我富贵的时候,却留下了千金的遗产。 我一顿饭就得到恩遇,一生的感怀都深深地印在心上。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富差距的看法和对人性的思考。全诗以“咏史 其二”为题,通过对比人生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贫富差距的看法和对人性的思考
【注释】 尚:崇尚。次尚,这里是“效仿”的意思。铁峰:指铁拐李。元韵,原诗中的第二字韵脚。九万鹏程,指万里的行程,即万里之程。笑楚鸠,指嘲笑那些像楚地的黄雀一样,不能远飞的鸟儿。扶摇:盘旋直上的样子。白云游,指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天池,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消息,这里指消息、消息传递的意思。东风便,指风和日丽,天气晴好的条件。燕雀相从恨末由,指燕子和麻雀在一起,却因为不能高飞而感到遗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述往》,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彻夜置椑难给求,转恨择术未为匠。 译文:整夜放置棺材难以满足需求,转而遗憾自己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够高明。 注释:椑,古代指用梓木制作的棺材或棺板。“置椑”即放置棺材。"难给求"意为无法满足人们对死亡的需求,"择术未为匠"则表示自己选的治疗方法并不高明。 2. 震地轰闻万爆声,金吾惊起夜登城。 译文:地面震动发出万雷般的爆炸声
国色当前秀可餐,争妍应不怕春寒。 卷帘休惜胭脂冷,燕赵佳人本耐寒。 注释与解析: 1. 国色当前秀可餐:这里的“国色”指的是牡丹花的国色天香之美,“当前”表示牡丹盛开时的美丽景象,“秀可餐”则是形象地比喻牡丹花的美貌如同美食一般让人垂涎欲滴。 2. 争妍应不怕春寒:这里的“争妍”是指牡丹花争相开放,竞相展示各自的美丽,“不怕”则表达了即使春天寒冷也阻挡不了它们的绽放。 3. 捲帘休惜胭脂冷